6岁的某天,妈妈带我去二外公家玩。二外公看我闲着无聊,就让我叫双胞胎表舅起床。我开心地跑过去,结果舅舅们说一人给我出一道题,我做出来他们再起床。一个舅舅让我算1加到10等于多少。既然我能从1数到100,所以我很快算出来这道题了。但是另一个舅舅顺势让我从1加到20。我卡壳了。最后也没人告诉我怎么做这道题(或者告诉我了,但我太小没记住)。
初一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数学试卷的最后一道题是让我们从1加到100,5分。我感觉一个个数字加起来太傻了,但我的大脑突然卡壳了,我想不出来更好的方法,于是我空着了。最后我考了95分,隔壁班的某个同学考了98分。后来班主任讲数学试卷的时候,讲一题就瞪我一眼(他可能怪我不争气没拿到年级第一,但我觉得能考班级第一就很惊喜了)。
当我在高一下学期学到了等差数列,我终于弄明白解决困扰我十年难题的原理。这就是我和数字的一部分故事。其实我从小就喜欢数字。这种喜欢可能和我爸妈早期的因材施教有关。当我两三岁刚能利索说话的时候,他们就以我喜欢吃的东西引导我学习,数数的例子务必形象,比如1个苹果,2个梨,3个糖。
等我稍微大一点,总有人拿着两位数的加减或者乘除来考我,我都顺利通过了。我很喜欢数学,我的喜欢可能比不上《三体》里的杨冬(叶文洁的女儿),她说“数学的公式好美”,而我只是觉得数学的公式很妙。每当我学习了新知识,就感觉自己大脑里某个线路被激活了。
如果你的孩子过了10岁还没喜欢上数学,你不妨带他看看《数字的故事》。这本书讲了数字有关的冷知识或者热知识,连10岁零252个月的我也被吸引了。
这本书先从一个神奇的小实验开始。步骤1:选择一个四位数(至少有两个不同的数字)。步骤2:将所有数字从大到小排列,再从小到大排列。步骤3:再次将排列的大数字减去小数字。步骤4:重复步骤2和3,最多重复7次。
接下来就到了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我猜你最终得出的数字是6174。不要问我为什么猜得这么准,问就是我是一个能猜出别人想法的聪明人,不,从这本书里学的。
都说鱼只有7秒的记忆,但人家可不是傻子,它会数数。
我们常用的阿拉伯数字是怎么演化来的呢?
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是大家熟知的与数学有关的古代智者。但你可能不知道,一千多年前有另外两个数学家也很有名,其中一个还是女性。
有些朋友去新疆以后说,晚上七点天还亮着。可能你也猜到了,尽管中国跨5个时区,但中国所有地区都使用同一个时间。
更多关于数字的故事,大家自己去看书吧,我就不剧透啦!祝朋友们阅读愉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