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未来简史》读书笔记(一)

《教育未来简史》读书笔记(一)

作者: 河南张俊红 | 来源:发表于2021-01-31 10:42 被阅读0次

在变革的时代,你愿意做一条笃定的沙丁鱼吗?

第一章        摒弃“一贯做法”

  教育界之所以难有重大改变,是因为一个重大变化,往往要求周遭的一切跟着变化。

—  —泰德.赛责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号角已经吹响了30多年,在教育方面也有很多改革的措施,但是学校已经很久没有发生过结构性改革了,是为什么呢?

  五只猴子的实验:

戈登斯蒂芬森在研究中发现,一贯做法的思维,在猴子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

在实验中,五只猴子被围在一个笼子里,顶部用绳子坠下一根香蕉,并在香蕉下放一个梯子,开始总有一只猴子,试图爬上梯子去摘香蕉,实验人员就用水龙头向所有猴子喷冷水,直到那只猴子不再靠近梯子。

重复这样的过程,导有猴子想爬上梯子去抓香蕉时,其他猴子会群起而攻之,因为他们不想再被喷冷水,谁在想抓谁就要挨打?经过一段时间后,猴子们都有条件反射。

  猴子的做法揭示了一贯做法的本质,人类的大脑,尽管发育的更高级,但也不能免受这种行为模式的影响,不加思索的遵循旧例,走以前走过的路,要比重新做出决定容易的多。

铁路的惯性思维:

在美国和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铁轨的间距都一个标准,那就是四英尺八又二分之一英寸,但是这个数字呢?原来这是英格兰的铁轨宽度,也是英格兰马车的轮距,这正好是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美国航天飞机上两个大型助推器也是与铁轨的宽度一致,也有2000多年前两匹马的屁股宽度所决定!

    由此可见,学校的一贯做法与思维定式有很大关系,我们的规章制度,政府机构制度体系等不也都是自然而然的遵循前人之制、蹈前人之辙,然后慢慢固化下来的吗?

  学校就像一个工厂,教师的角色,好比是工人学生好,比是学校生产出的产品,把学生当成流水线的产品的教育模式,目的是让学生在离开学校后能按照指令在生产线上干活,能尽可能精确高效的进行重复性劳动,这就是一贯做法的危害!

在这个颠覆性的时代,教育将面临一个怎样的未来?如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天天喊着减负,可是口号喊的越响,学生的负担越重!

作为教育者,有时候抛掉以前的想法,比一个劲的做更多努力更为重要,我们要尽量的把事情简单化,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东西,真正重要的是学生怎么学?而不是教师怎么教?

一贯做法是指不加思考,就按照以前的老方法来处理一件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未来简史》读书笔记(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al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