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歌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是能够体现杜甫忧国思家的代表。
当时杜甫被叛军所俘,困在昔日的国都长安。此时长安落入叛军手中,政治纷乱,但是江山依旧。以往繁华的长安城,如今长满了荒草,满目疮痍。此时,诗人看到花儿绽放,听到鸟儿的鸣叫,但是这时的杜甫,已然没有了欣赏春景的闲情,只觉得这开得灿烂的花儿,叫得悦耳的鸟儿,让人惊心。想起自己的处境,国家的处境,杜甫不禁潸然泪下。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花儿落泪,鸟儿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落泪,自己惊心。为什么呢?下面两联交代了原因。战火绵延很久了,自己与家人失散,被困于长安城,家人不能团圆。此时一封家书就显得无比珍贵。此时可以想象,诗人渴望收到的家书,是一封怎样的家书?是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家书中可能会写家人一切平安。他有没有收到家书呢?猜想一下。没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等待着,期盼着,然而家书迟迟没来。于是愁苦不已,不断挠头,满头白发越挠越少,连发簪都簪不稳了。诗人杜甫期盼的仅仅是家书吗?他还期盼着战乱结束,期盼着百姓能够免受战乱之苦。
先理梳理诗歌大意,注意难写的字。
由“望”字引出,作者望到了什么?望着这一切,心情如何?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写出自己的心情?
望到了昔日的旧山河,“山河在”,只是物是人非,如今已经被叛军占领,有一种惆怅凄然之感。
还看到了满城的荒草,一个“深”字,写出了草木的茂盛,长安城中草木如此茂盛,更衬托出战乱中长安城的凄凉萧条。
看到了城中的花和鸟,春天本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是此时杜甫面对着这鸟语花香的春景,想到国家处于战乱之中,百姓处于苦难之中,家人不能团圆。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无限痛惜之感。
这些事诗人的所见所感,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烽火连三月”。连绵不断的战火导致这家破人亡的惨状。这场战争是什么战争?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之久,唐朝从此由盛转衰。这场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怎样的痛苦呢?我们读一读杜甫的《石壕吏》。这场战争让百姓提心吊胆,家破人亡,苦不堪言。
体会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痛之后,再回到题目。春望,杜甫想要望到什么?他在期望什么?他是如何表现他的期盼的?
杜甫期盼得到家人的来信,收到家人都平安的消息,期望自己能够与亲人团聚。他运用了夸张手法,“家书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可贵,也写出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写出了期盼家书,渴望团圆的急切心情。
杜甫还期望看到战争平息,百姓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这是更深一层的忧虑,因为有了这份忧虑,杜甫才能够成为“诗圣”。通过最后一联,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请用语言还原画面。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愁苦不已,焦虑不安,不停地挠头叹气。老人昔日的长发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簪住发簪。
就是这样一位杜甫,在忧虑和痛苦之中期盼着战争平息,这一等就等了七年。所以,当他终于听到战争平息的消息,他欣喜若狂,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安史之乱结束了,但是杜甫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变好。他晚年政治不得意,所以辗转于各地,漂泊无依。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大唐盛世的繁荣之景已不复存在,百姓们拜托了战争,生活也并没有变得更好。所以忧国忧民的杜甫,眼看着百姓疾苦,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