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子教育(Target)与目标教育(Purpose)
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所的威廉·戴蒙教授,通过长期研究发现,优秀的、真正有创新潜力的学生,学习动机往往不是由阶段性目标外在驱动的,而是由内在目的驱动的。
前者可以叫要我学习,后者叫我要学习。
这对应英文当中的两个词,一个叫target,一个叫purpose。Target就是一个具体的目标,本意是靶子,确切的阶段性的目标。Purpose是目的,做事的内在原由和企图。
用自己的例子:对于我来说从小到大,学习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考上大学就是属于具体的目标,一旦考上大学就没有其他的想法。
自己也真就表现成这样,在考上大学之前是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之后动力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
因为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教育体制里面培养的:“要我学”。
老师经常说的话也是:“只要你考上大学了就怎么怎么样了。”这句话言下之意,大学就是目的地,一旦到了大学你所接受的教育可以结束了,因为你的目标达到了。
但事实是这样吗?上了大学,学习才一点点开始。
有的人可能说:“不对,不对,那还可以考研究生继续在读博士呗。”但是一旦过了研究生,博士阶段,那么剩下干什么呢?一般的回答是找个好工作,过日子。说的具体一点,就是说,他为了得到一个好的工作,过上好的生活,才去读博士,读研究生。
那么我再多问一句,一旦人有了好工作,有了好生活之后是什么呢?就有了幸福了吗?这种幸福是工作带给他的,还是我们周围的人评价觉得这样的生活就是幸福的呢?是不是没有细想过。
哈佛幸福课中说: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感的东西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以前看过一个综艺节目,有一个小孩子11岁的时候,找到了她喜欢的事情。当时看到她的家长说:“我很欣慰,她能在这么小的年龄里面就可以找到让她奋斗一生的事业。”
看蔡志忠的自传,他说他自己在4岁的时候就知道了他要做一个漫画家。
这些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一辈子要做什么事情的人,真的是很幸福的。
而我们现在的教育缺失的就是这个,自我价值的实现。它是在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最愿意从事的行业中体会到的。
既然我们在学校里面没有学到过,但可以自己补,内部动机,或者叫长远目标它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1.我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不能马上得到回报,但还乐此不彼的那个东西。
2.我擅长的是什么?
3.这个世界需要什么?我做什么事情能够帮到别人,帮到别人。
也可以把它叫做自己的使命,找到了这个purpose,我们就可以朝着它的方向前进。
崔健的《花房姑娘》有一句歌词:“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大海的方向就是使命,就是我们的purpose,也许会花费一辈子的时间,但我们也乐此不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