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年,第一批九零后即将迎来他们的三十岁。
古人云:“三十而立。”作为一个时间节点,三十岁成为了每个少年走向而立之年的象征。曾经的他们向全世界呐喊着豪言壮语,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到了如今也变成了迷茫、彷徨和挣扎。而这些,在时间的长河里被无数次的上演。
低谷的人生,充满无助
因为一次偶遇,碰到一个初中同学,于是一起约了顿饭,正好聊聊各自的近况。听完他的故事,我不禁沉默了许久,一个快三十的成年人,尽可以如此的无助。
高中成绩一般的他,脑袋一热,在大学选了一个并不适合他的汽修专业,。三年后,他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毕了业。
对刚步入这个社会的他而言,赚钱是他能想到的第一件大事。于是他成了一位房地产销售。
为了能成单,其实他非常的努力。
即使刮风下雨他也会带着客户跑地方,看房子。为了不让客户淋雨,他自掏腰包给客户打车。
然而老天是不公平的,即使在那个月里成了两单,但仍在试用期的他,只能拿到一千来块的工资,连房租都付不起。
为了能够正常的开销和房租,他决定换工作。于是,他成为了KTV的服务员。虽然辛苦,可也勉强能过日子。甚至,他还认识了一位姑娘,谈起了恋爱。
当他以为自己的人生开始好起来的时候,生活给了他重重的一拳。那个姑娘其实并不爱他,只是把他当成了免费ATM,顺便在最后,卷走了他所有的积蓄。
不得已,他又重新干起了销售,去了一家股票公司当起了电话销售。
为了这份工作,他上班打电话,下班学股票知识。可当他能上手的时候,公司却宣布破产了。
这是一个即将三十岁的人生。
在改变现状的道路上,他一直努力着,但意外总是不断发生,压力也在不断增加。无助的他,充满无力和挫败感。
而在这个朝阳的年纪,他的人生和低谷又有什么区别呢?
临近三十岁的人,最孤独
外国有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关于年龄和孤独感的实验,来测量实验者的孤独感。
这是一个样本巨大的实验,他们招募了16000多位实验者,年龄上至100岁,下至18岁。
科学家们还根据年龄把这批人分成了三组:
18岁~30岁的年轻人组;
31岁~65岁的中年人组;
65岁以上的老年人组;
之后,便开始了他们的实验。
首先,他们用UCLA孤独量表来测量实验者的孤独感。随后展开询问,对每位实验者的工作、经济、社交等情况做了详细的了解。
最后,根据实验结果,他们得出了一张关于年龄和孤独感的图表:
从18岁开始,人的孤独感便一直呈上升的趋势,直到30岁达到峰值,之后便呈下降的趋势,40岁左右为低谷。从图表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的一生有三个最孤独的阶段:临近30岁、临近60岁以及75岁以后。
30岁,本应该是最黄金的年龄,充沛的精力,成熟的心智,一颗敢于奋斗的心。但调查结果却大相径庭,30岁,成为了一个人一生最无力、最孤独的阶段。
20岁出头的我们曾一直激励自己:莫欺少年穷。但如今的我们已接近30,却连欺骗自己的勇气也快没有了。
哪有什么“少年不识愁滋味”,归根到底只是年龄未到罢了。
汗水,准备和失败
28岁的老吴开过一个手机批发公司,还特意邀请了他的一个朋友和同学一起来做。成立了公司以后,他成为了公司法人,也成了最大的公司股东。
但由于没有做公司的经验,再加上进货渠道少,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公司最后还是倒闭了。他也以个人亏本五万元而告终。
为了赚大钱,小帅叫上了一帮朋友,合伙投资45万开瓷砖店。开店后,小帅和他的朋友也非常努力,起早贪黑,在第一个月就实现了利润的增长。
但好景不长,由于经济、工作上的矛盾,他和朋友的合伙失败了。虽然赚了些小钱,可他还是身心俱疲。
老王和妻子商量开一家小超市,最终他们拿出了15万积蓄,并向亲戚朋友借了10万,开起了一家小超市。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从激情高涨到充满压力只需要半月。
在这半个月里,巨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内容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
在这半个月里,入不敷出的营业额让他们感到焦虑
在这半个月里,他们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天吵架。
在三十岁这个而立之年,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功。为了成功,我们流足了汗,做足了准备,但依然还是失败了。
而这些,旁人并不会懂。临近三十岁的他们只能孤独的承受着这份失败。
其实,这个世界依然美好
临近30岁的自己,一无所长;
临近30岁的自己,工作上毫无起色;
临近30岁的自己,感情上仍是一片空白;
......
但那又怎样,除了自己,谁有在乎呢?所以,还是要努力,还是要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毕竟,世界依然是美好的。
最后总结一句:不管现在的人生有多无力,坚持努力总会慢慢变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