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滕王阁 唐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登豫章郡南楼 唐 张九龄
闭阁幸无事,登楼聊永日。
去霞千里开,洲渚万形出。
淡淡澄江漫,飞飞度鸟集。
邑人半舻舰,津树多枫橘。
感别时已屡,凭眺情非一。
远怀不我同,孤兴与谁悉。
平生本单绪,邂逅承优秩。
谬忝为邦寄,多惭理人术。
驽钝虽自勉,仓廪素非实。
陈力倘无效,谢病从芝术。
登城楼望西山作 唐 张九龄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
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崖久不在。
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游思遍人寰。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戏为六绝句·其二》唐 杜 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江行杂诗唐 钱 起
幽怀念烟水,长恨隔龙沙。
今日滕王阁,分明见落霞。
滕王阁 唐 杜 牧
滕阁中春绮席开, 柘枝蛮鼓殷情雷。
垂楼万幕青云合, 破浪千帆阵马来。
未掘双龙牛斗气, 高悬一榻栋梁材。
连越控巴知何事, 珠翠沉檀处处催。
张好好诗(并序)唐 杜牧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杜牧张好好诗手迹(11张))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极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钟陵饯送 唐 白居易
翠幕红筵高在云, 歌声一曲万家闻。
路人指点滕王阁, 看送忠州白使君。
滕王阁秋望 唐 张 乔
创来人世殊,几度绕汀芦。
迭浪有时有,闲云无日无。
早凉先燕去,返照后帆孤。
未得营归计,菱歌满旧湖。
重登滕王阁 唐 李 涉
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半是半非君莫问,西山长在水长流。
滕王阁春日晚眺唐 曹 松
凌春帝子阁,偶眺日移西。
浪势平花坞,帆阴上柳堤。
凝岚藏宿翼,叠鼓碎归蹄。
只此长吟咏,因高思不迷。
钟陵故人 唐 黄涛
滕王阁下昔相逢,此地今难访所从。
唯爱金笼贮鹦鹉,谁论铁柱锁蛟龙。
荆榛翠是钱神染,河岳期须国士钟。
一箸鲈鱼千古美,后人终少继前踪。
南昌晚眺 唐 韦 庄
南昌城郭枕江烟,章水悠悠浪拍天。
芳草绿遮仙尉宅,落霞红衬贾人船。
霏霏阁上千山雨,悠悠云中万树蝉。
怪得地多章句客,庾家楼在斗牛边。
滕王阁唐 罗隐
水神有意怜才子,欻忽威灵助去程。
一席清风雷电疾,满碑佳句雪冰清。
焕然丽藻传千古,赫尔英名动两京。
若非幽冥风送客,至今佳景绝无声。
《宫词》之六十唐 王 建
避暑昭阳不掷卢,井边含水喷鸦雏。
内中数日无呼唤,拓得滕王蛱蝶图。
原文 http://www.zgscyl.com/User/WorksView.asp?ID=9784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