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端午

作者: 修身氧心 | 来源:发表于2018-06-17 14:32 被阅读0次

    2018端午

    忆端午

            记忆中的端午节,印象很深刻,充满了仪式感:老家是五月初四过节的,传统是为了躲避“红毛”的抢吃,所以聪明的祖先就提前一天过节。

    忆端午

          在客家,端午是大节,我们不叫端午,叫五月节。跟八月节(中秋)和九月节(重阳)一起都是客家大节。除了吃粽子,喝黄酒,看龙舟,还有特别的客家习俗,热热闹闹的整个流程: 女婿送礼--插蒲包,挂鸡蛋香包,洗硫磺澡--请出嫁姑姐回娘家。过节流程得做得满满当当,大约2-3天,才叫圆满。

    忆端午

    节前女婿们就已经把鸡鸭鱼肉红菇红包等节礼先送到岳父母家了,俗称“送节”。预祝端午家人安康幸福。

    忆端午

        端午一早母亲就去砍回新鲜的桃枝艾叶,挖蒲草,然后掌管的家长把还有露水的桃枝艾草很有仪式感的挂在门上,“总有新桃换旧符”,预示平安过夏驱邪防凶,一年好运。

    忆端午

          手巧的姐姐们,早早给弟妹和自己绣好了新巧的香囊小公鸡和蒲草须,做好了漂亮的挂蛋袋。小朋友抵抗能力差,挂上可以逢凶化吉。小朋友们,必须穿上新衣服,带上香袋和蛋袋,迫不及待屁颠屁颠的和左邻右舍小伙伴们比试谁的饰品好看,谁的蛋多。这是我们儿时最乐此不彼的事了。

    忆端午

            晚上全家是一定要用各种草药煮的水洗澡的,特别是小孩,虽然难闻,但躲不过母亲的强制。据说洗了不长痱子,不怕蚊虫。

    忆端午

        第二天,小朋友得起个大早,没吃饭就要去出嫁的姑姐家,得把她们隆重请回娘家来做客。姑姐们必然先煮好吃的慰劳慰劳娘家小客人的小馋嘴,给我们最大的蛋,最舍不得吃的瓜果零食,幸运的还有给红包。

          然后,打扮一新的姑姐和姑姐夫回娘家。这对姑姐们那可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姑姐没娘家请是不能回去的,不然是跟娘家关系不好不给你面子故意不请,二是娘家没人来请,说明人丁不旺脸上无光。路上遇到乡亲邻居,那问候回答里都是抑制不住骄傲喜悦的语气。谁家姑姐多谁家就最热闹,全家族大团聚其乐融融。

    忆端午

        满桌好菜,河田白斩鸡,盐酒酒鸡,那是少不了的。

    忆端午

        满壶好酒,客家甜米酒,那可不是盖的。酒到酣处,划拳掷骰,转勺奖罚就到了家宴高潮。姑表亲戚孩子玩闹,大人笑谈,姑姐夫自发在娘家人努力表现,尽力讨好,这小日子场景过得那叫一个美妙。

    忆端午

        这样的流程马虎不得,热闹两三天下来,这才叫过完了端午节。

    忆端午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想念家,想念这样的儿时节日,想念那份快乐天真,想念这样的传统文化,家族其乐融融的氛围,这也是我们中华的文化传统。这是亲情和爱的延续,一辈一辈的传递下去。

    忆端午

    这个端午,你回家过节了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忆端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sw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