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条裙子引发的血案

一条裙子引发的血案

作者: 你先走 | 来源:发表于2018-08-04 11:54 被阅读140次

每一个人,认知是有限的,同样一个东西,我们不可能全知,也就是说看到的感觉到的都不一样;

每一个人,性格、年龄、背景、理想、经历、认知、环境等等不同,处理同一个信息的方法自然不同;

每一个人,他写的文说的话干的事,都是他那一套独特系统生产出来的,不是你在描述世界,而是你在描述你在世界的位置。

从上面三个方面可见,输入信息不同,处理系统不同,输出自然不同。

如果这个问题你想通了,就会少很多你觉得的“难以理解”“不可理喻”“匪夷所思”,也就在认知升级之路上又进了一小步。


## 一条裙子引发的血案

白金还是蓝黑

据说有一个明星,把自己这条裙子晒在网上,问大家“你认为这条裙子的颜色是哪两个颜色?”转发达到2500万,整个网上立即就分成了“白金党”和“蓝黑党”,双方的观点针锋相对,但是情绪一模一样——*“世界上竟然还有人认为这条裙子是这个颜色的!”*

最有意思的是,有些人眼睁睁看见自己最亲密的朋友、亲人和自己的看法如此截然对立,他们觉得非常不可思议、耿耿于怀。如果是在一个没有法制的社会,大家手里又都有武器,那真有可能因此弄出命案来——有人就把“蓝黑&白金”之争形容为“一条裙子引发的血案”。

其实,都没错。如果你认为裙子是白色和金色搭配的话,那你是“视杆细胞”比较多的一种人,而如果你认为裙子是“蓝黑”的话,那你属于“视锥细胞”比较多的一种人。据说蓝黑党和白金党的比例大约是1:3。


## 没有谁能全知全能

**你的眼睛只是一个手电筒。**用手电筒的时候,手电筒照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黑的,那假设我们的眼睛是一个手电筒,它所看到的地方是亮的,我们却会以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亮的。

“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几个盲人争得不可开交,而我们觉得很可笑。原因特别简单,对那几个盲人来说,我们具有“全知眼”。

我们能够看到大象的整体,而那几个盲人只是摸到了大象的一个局部。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所看到的,很可能也是局部。   

我们不仅无法知道全部,即使明知是局部,也会主动脑补,把局部补成全部。

对于原始人而言,搞不懂的,就有危险。于是我们的大脑有一种将残缺的东西补完整的倾向或者能力。这种情况叫“完形”,就是要把一个残缺的东西完成它的整个形状。但这种“完形”,依据的只是自己的经验。


## 求存框架下的感知制造系统

人的认知的本质,不是为了来认知世界的,而是为了让这个物种更好地生存。也就是说,认知就是一种工具。

不仅是人类,任何物种在形成自己的感知能力时都遵守一个原则——谋求生存优势。在形成生存优势的前提下,够用就好。

蝙蝠能感受到超声波,而人类感受不到超声波,是因为人类不用超声波也能活,而蝙蝠没有超声波的话,在黑暗的洞穴里是活不下去的。所谓的“可见光”是我们人类的可见光,是从电磁波里截取的一段对我们的生存有用的“光”。而对我们生存没用的,不能够影响我们生存的电磁波或者声波,人类就选择放弃它。

任何一个物种,面对的都是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物种必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将自己的能力限定在某一个领域的某一个波长,只有这样,这个物种才能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即是,人类感知的特点是由生存环境决定的,这个物种的性状特点是由于它所处的生态位决定的。


## 为什么别人是睁眼说瞎话

在相同的感觉生产线上,输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处理系统是不一样的,得出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但由于他们不知道输入的是不一样的,就会对一个如此大差别的结论感到非常诧异,甚至不能容忍。

一个眼见为实的东西已足够产生很大分歧,如果再加上其他听觉的、触觉的、理智的……这些变量累加起来,输出的最后结果一定是大不一样的。

我们不会意识到我们感受的东西是我们自己的输出品,我们不认为它是产品,而认为它是对所有人都一样的一个对象。争论由此产生。于是,在表达自己感知的时候,常常会认为对方是“睁着眼说瞎话”。


## 你的观点仅仅是一个点的体现

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他特有的信息雷达、处理系统生产出来的一个产品,但他认为他的观点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

我们经常说“我的观点是什么”,但往往忘记了这个词本来的含义:观点,是说你站在特定的观察点看到的一个东西。

这个词本身就在提醒你——要对你的有效性保持充分的警醒,对世界保持起码的敬畏。

但时间久了我们就忘了我们的看法仅仅是个观点而已——这个观点,它只代表你的那个点,而不代表世界本来的样子。

有时候会有这种情况:有人来找我们,但找不到地方,我们在电话里给对方指路的时候,经常会问“你现在看到什么了?”对方看到什么,就能说明他在什么位置上——你的观点只是表达了你在什么位置上,而不是说你真的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所有面相,否则你怎么会找路呢?


## 一个蠢人无法发现自己蠢

有一个“搞笑诺贝尔奖”的心理学奖,叫“达克效应”,全称是“邓宁-克鲁格效应”。

“达克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缺考虑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

即,**如果你很蠢,你就发现不了自己的蠢,因为发现自己的蠢需要相当高的智力。**

我们只有在真正懂了一件事情以后,才能够知道自己当初有多么不懂,而不懂的时候,你是不知道你不懂,至少你是不知道你有多么地不懂。

如果我们对我们的认知设备本身的特点局限没有足够认识的话,我们的认知优化和升级都无从谈起,我们很可能陷入到“达克效应”中。


## 怎么判断自己的系统有没有出错

“管用不管用”是判断我们系统错误的唯一方法。你的判断、认知在实际操作当中出现问题了,就自然证明它是次品了。

但是,自我发现这个错误的效率太低了!

怎样提高效率呢?加快你的迭代周期,别人一辈子纠正一个错误,你十年纠正一个,或者一年纠正一个,一个月甚至一周纠正一个。这跟做生意的原理是一样的:同样多的钱,周转率高,赚到的钱就更多。

**“管用不管用”是判断我们系统错误并且进行纠正的唯一方法,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方法。**

**“抽身出来”只是发现错误的一个前提条件,比如反思和冥想;“忍受痛苦”是改进、优化、升级认知的一个必要手段。**

“反思”的本质就是切换场景,反思表面上好像是让你的思维重新回到原来的那个场景去,实际上,你已经身在另外一个场景当中了,你更容易识别那个场景下你的所作所为。

《菜根谭》里有一句话的意思是:你吃饱了以后,就会对那些珍馐美味感觉不一样了。食色性也,人有两大本性嘛,你梦寐以求在情爱上的某种追求,当它结束的时候,你回头一想也会产生“真无趣”这种感觉。

这也就是“事后之悔悟”和“临事之痴迷”:事情发生之后,就是另外一种场景了,我们会有所悔悟;或者你遇到一个事情的时候,在那个场景当中一开始往往是很痴迷的。

“冥想”是一种古老的场景切换法:你平时都是身在事中、局内,但你每天要抽出一段时间从事中、局内出来,跟你所处的生活、世界保持一个客观的距离来看自己。

人一生当中,都会经历这种抽身出来看自己的过程,但是效率很低,花的时间很长,而且常常代价也非常地大——这件事过去多少年以后,才发现是那么痛的领悟,其实已经没有用了。我们要高频反思,出错的概率才会很低。所以,最近我给一个人说,你只要能坚持写日记,不是流水账式的,而是至少对一件事的反思,你就能超越很多人。


此文为《吴伯凡认知方法论》学习笔记

相关文章

  • 一条裙子引发的血案

    每一个人,认知是有限的,同样一个东西,我们不可能全知,也就是说看到的感觉到的都不一样; 每一个人,性格、年龄、背景...

  • 一条裙子引发的血案

    昨天刚说过曾经在乎现在无所谓的7月马上过完,现世报立即来了,和Wayne因为我裙子的长短再微信上大吵一架,他向我说...

  • Insert on duplicate 死锁分析,和解决方法

    一条Insert on duplicate引发的血案

  • iOS土味儿讲义(一)--一个Button引发的血案

    iOS土味儿讲义(一)--一个Button引发的血案 iOS土味儿讲义(一)--一个Button引发的血案

  • 一条消息引发的血案

    好可怕。 想不到给老妈发的一条消息,最后竟然被教导了1个半小时!!!! 不过最后的结局,教导中,我知道了自己的最大...

  • 一条评论引发的血案

    该文章由作者整理,版权属知乎和原答主,如有侵权,即删。中国(内地)最值得敬佩的信息技术公司是哪一家?Robert ...

  • 一条金鱼引发的血案

    最近,由于一件事情,博主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久久不能平静。起因是因为一条金鱼。 博主一直深爱着各种小动物,小猫小...

  • 一条console引发的"血案"

    周二发布了后台,周三下午就有bug接踵而至。 经过排查,很快找到了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我在写的过程中写了一句cons...

  • 一条内裤引发的血案

    菲菲的爸爸是个特别不注重自己形象的人,比如,他上完厕所可能会前门不关,他刷碗会有油污留在上面,他去扫地可能仍然有许...

  • 一条裙子引发的思考

    昨晚月儿和涵涵为了一条裙子争执不休,而我的角色就是充当裁判和灭火器。 其实我很不喜欢给她们当裁判,因为结果我可以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条裙子引发的血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tm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