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强监管已成为金融行业发展面临的大环境,而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已渗透到金融市场运作的不同环节,人们对技术在降低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并提高运作效率等方面已达成共识。融金所-孙明达表示,与金融科技快速成长也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问题,其过快的发展和运用也可能对金融行业的稳定性造成冲击。

那监管是否会对科技金融的发展有所抑制呢,融金所-孙明达持否定意见。在他看来,加强监管也是在倒逼金融科技的创新能力,也只有在合规的条件下,金融科技才能从概念进化到理念,并发展一批真正引领金融创新、强化金融监管的核心技术,这中间必须需要来自监管机构的引导与规范。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可控风险的情况下,金融科技实现了有序发展,各类创新也更加贴合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融金所-孙明达表示,过去几年,多数市场机构会选择提供从前端的获客到风控以及后端的各类金融服务,全链条、闭环完成,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但随着机构规模扩大,金融端服务如果得不到强监管,会变得不可持续。同时,监管的一系列动向也表明——希望各类机构能够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所有金融活动须纳入监管。
融金所-孙明达表示,如果使命是服务用户更加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哪怕全链条不能由一家公司来完成。在金融科技的大背景下,获客、大数据风控、用户画像深度研究等领域开始逐渐显现优势,各类机构开始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更精准把握用户需求。
事实上,在目前已知的环境里,金融科技已然有了不少尝试和成熟的产品服务。融金所-孙明达认为,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落脚点。金融科技平台通过建立针对系统,采集融资的中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提供的各种数据,再与银行联合开发了一套账户体系,形成真实交易。通过金融科技的方式可以帮助中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有效控制风险,也让金融服务覆盖到更远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