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寄希渊书》
我的心得分享
谁是真正的君子?就你是,别人就不是吗?你认为别人的做法不够“君子”,不认同,就转身走人,这就是君子了吗?
"你对",并不是任性的理由或者恃傲的资本。若是你用自己的对,去衬托别人的错,非但没有采用恰当的方式责善,帮助到错的人改变,反而自己还撂挑子不干了,那这种“对”毫无意义。这本身就不是君子该有的认知。如此做,除了自己显得清高以外,于事无补。水至清则无鱼,有时委婉的存在,更是一种能成就自己、也能成就他人的修养。
当有分歧的时候,我们能不能责善?如果责善的效果不好,是不是自己的时机选择、沟通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有问题?如果责善未能达成,我们是不是更不应该放弃改善的可能,尤其是这种可能性恰恰是我们身上重要责任的时候!
境随心转,事随心变。这个世界,完全源自我们自己的良知。
原文
[背景简介]
蔡希渊生性孤介,不为当道所喜,常思弃职离去。阳明先生此信,告知希渊处世的圣贤之道。
[原文]
所遇如此,希渊归计良是,但稍伤急迫。若再迟二三月,托疾而行,彼此形迹泯然,既不激怒于人,亦不失己之介矣。圣贤处末世,待人应物,有时而委曲,其道未尝不直也。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cè dá)之心。
希渊必以区区此说为太周旋,然道理实如此也。区区叨厚禄,有地方之责,欲脱身潜逃固难。若希渊所处,自宜进退绰然,今亦牵制若此,乃知古人挂冠解绶(jiě shòu),其时亦不易值也。
[注释]
绰然:进退有余,洒脱的样子。
挂冠解绶:取下冠冕,解下印绶。指主动辞官。
[译文]
有如此遭遇,希渊你归乡的想法也不为过,只是稍嫌急迫了些。若能再迟上两三个月,假托身体有病离开,彼此之间行迹泯然,如此既不激怒他人,同时也没有失去自己的耿介。圣贤身处末世,待人接物,有时也会迂曲委婉,他们的心未尝不正直。如果把自己看作君子而把他人看作小人,这就不是仁者忠恕恻隐之心了。
想必希渊会认为我的说法是大费周折,然而道理的确如此。我食朝廷厚禄,有管理地方之责,想要弃职离去固然很难,按说希渊你这种处境,应该进退自如,如今也有这么多牵制,由此可知,古人挂冠解绶,也很难遇到合适的时机啊。
[本文主旨]
君子处乱世,则庇护自己。懂得委曲求全,也要能进能退,方可保全自身。居庙堂能斡旋(wò xuán),处江湖而绰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