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知道写什么主题,因为很平淡,这两天在家主打一个整理,把电脑内存里不需要的资料清理,把重要的资料放到网盘里,把未来要用的资料及时转移出来。
百无聊赖,有的时候觉得生活没劲的原因是什么,很难找到一个共频的空间,有同频的人一起做事,一起聊天,时间就会很漫长。
那天听到一段话,觉得特别有道理。男女关系逻辑:进入夫妻关系的前提是首先必须是朋友,进入朋友关系的前提首先是信任,然后是交流,最后交换。信任交心,有共同兴趣交流,利益交换。
讲的特别透彻,人和人之间能长久的关系一定是势均力敌,能有共同的兴趣话题,有信任基础,有利益和价值上的互补。那天弟弟和我说,老家的人要念旧情,就应该怎样。我说,这话放在改革开放初有用,现在都什么时代,还用多少年的旧情去捆绑一个人,去道德绑架他应该怎样,就特别幼稚。你没有发现,除了血缘关系,其他朋友关系多少是靠旧情维系的,大多数是能不能聊的来,有没有互相可以麻烦,帮助的时候,彼此有需求而一来二去的。很多同学聚会为什么最后很难再聚,就是大家内心看到你过的好,不舒服,看到你过的差,不想带你玩,大抵如此……
忽然就很能理解陈道明说,人生最后做的是减法,不需要那么多人,三两知己,一个人独处,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充实自己,不断让自己处于内心平和宁静与喜悦的状态其实很难得……人最后所有的标签都与你无关,都是回到一个个体,所有愿与你交流的都是你的磁场吸引而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