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东西总是可望不可即!
看完绫辻行人的《黑猫馆事件》来的。
虽然《爱丽丝梦游仙境》和《爱丽丝镜中奇遇》在情节上属于两个独立的存在,但是影视翻拍的作品往往会结合两部作品的人物进行再创作。这才明白为什么各个版本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影视作品中,总会默契的出现白皇后、对头嘟和对头嘀等人物,导演们显然也是很默契的先看完了两本书。因此我最初按照《梦游》的书→电影→《镜中》的书→电影,这样的顺序观看是完全不对的。
此时必须PICK一下,对头嘟和对头嘀,他们在书中的戏份还不是特别抢眼,一到电影里每一部都是搞笑担当。而与之相反的是,在书中有大量戏份的“憨扑地·蛋扑地”,到了电影中完全成了打酱油的存在,太惨了。
故事的内容并不复杂,尽管人物的言行举止并不符合现实的逻辑,但是做为童话故事来说,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另我犯难的是怎样选择恰当的语言来进行评论。爱丽丝的两次梦境,放在书海中,可能连“沧海一粟”的都算不上,但对于经历了社会打磨的我来说,却有了一种唏嘘之感。当命运被时光与风波随意地旋转,梦想渐行渐远渐无书,是不是也该偶尔回头唤起内心沉睡的美好。回想红皇后对爱丽丝所阐述的,你必须跑起来才能站在原地。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但是也正是这样的飞奔,是不是会让我们错过沿途的风景。
薄薄的一本书,需要备注的内容超级多。看了备注后感慨,译者真是不容易,尤其是一些谐音梗和内涵梗,既要还原英文最初的意思,还要让读者看懂。微信读书上看得,每次都要翻到最后去看备注,看得我太累了。
这本书应该对很多作者都有影响。天下如棋,一步三算。红皇后和白皇后是自己棋盘上的皇后,又是别人手中的棋子。镜中的世界,大地以棋盘为单位,棋盘上的每一格都有自己的秩序,爱丽丝可以通过穿越一个个棋格,遇到不一样的棋子。是不是很像《魔方大厦》,每穿越一个方块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魔方世界。莱克不正是在魔方中逐渐成长起来了吗?
至于棋盘本身,《哈利波特》中的巫师棋便带上了它的风格。爱丽丝进入老绵羊店铺中的样子,也很像哈利·波特刚进入奥利凡德的魔杖店时的样子。至于独角兽、狮鹫什么的便更不用说了。
最后全书以一句:“你说说是谁做的梦呢?”结尾。镜中的世界最终只是梦中的世界,一切荒诞或者说天马行空,只能存在梦里。至于是谁做梦也已经不重要了。也许我们都是在梦中。
开个脑洞,也许真是“凯蒂”和“蒂娜”通过超自然的手段,进入爱丽丝的梦中,化身红、白皇后将自己想对爱丽丝讲的话讲了出来。那么随着喵星人的科技发展,掌握入侵人脑技巧的它们必将统治世界,爱丽丝便是它们进入人类大脑系统的第一步,爱丽丝则终将猫奴化。
詹姆斯·博宾翻拍的电影,除了在人物上套用书中的人物,以及附加上穿越镜子的情节外,剧情和小说无甚关系。在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中隐隐觉得有些怪异的白皇后果然也在这部电影中展现出了黑色的一面。整个国度悲剧的来源都是因为白皇后小时候的一个谎言,使得心中充满委屈的红皇后愈发偏激。一切缘由铺陈开来时,发现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而爱丽丝在电影中的现实世界里的确是一为敢作敢为的优质职场女性,可是在幻境中却展现出了一种猪队友的感觉,差点毁灭世界不说,还隐约带出一些自以为是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