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拖延是绝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就算不是经常拖延,就算是一个工作效率很高的人,也有可能会面临拖延的情况。
我最近就总是遭遇这个问题,比如前段时间想要把我的当回方案搞定,一直拖了两三周的时间都没有动。
再比如说这两天的备课,其实周末还是有时间的,但人总是在拖拖拖。
于是出现了什么情况呢?星期一的晚上熬到了凌晨4:00,而昨天晚上一直熬到今天早晨凌晨5:30。才分别搞定了两课。
以至于早晨刚刚睡了一个小时,被闹铃叫醒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可能会随时倒下。
这种感觉实在太痛苦了。
当我昨天晚上进下了备课的时候,发现事情也没有那么困难。认真备课,其实效率还是比较高的。
六个小时看似漫长,但是对于一节公开课来讲,对于一些信息量满满的公开课来说,时间还是可以的,当然前期也做了一些工作。
就在我今天下定决心一定要提前备课时,就看到了李笑来老师的这篇文章。
他说的话总是字字珠玑,虽然是13年前写的,但任何时候对人都是有帮助的。
2
接受任务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才好呢?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
明明已经焦虑到不行,拖延的人为什么迟迟不开始行动?本质原因在于恐惧,无论是来自内部的还是来自外部的。
来自内部的恐惧在于: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无论何人,无论何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
事情越有价值,困难就越具规模。
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四个字颇具道理,并且值得相信,那就是“勤能补拙”,不过真正相信这四个字的前提是“接受现实”,否则这四个字发挥不了任何实际作用。
来自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
(说的太对了,我之所以备不出来四年级这节课,是因为我以为领导会听我的课,尤其是某一些具有重量级的家长,他要听我的课,对我进行评头论足,越是这样担心,越静不下心来备课,越拖延。)
事实上,那些真正能够做对做好的人,绝不会随意嘲弄,打击别人,因为他们是做对过、做好过的人,但是一路走过来,他们心里非常清楚,做对做好有多么不易,所以他们会不吝一切机会去鼓励那些尝试做事情的人。
这甚至可以当做一种测试方法:如果一个人经常嘲弄他人,那只能说明他自己不怎么样,否则他会像那些极少数已经做对做好的人一样,给予别人真诚的鼓励,而非嘲弄。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意来自他人的非建设性的负面评价,没有谁从一开始就能做对做好所有做对做好的人都是一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这就是生活常态,而动辄给除非建设性负面评价的人,往往不是正经做事的人,他们和那些正经做事的人身处不一样的世界,这也是生活常态。
只要接受了必须完成的任务,你就会有真切的紧迫感,因为你知道时间必然越来越快,而且你现在就已经明白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的某一点,而是朝着你加速扑来。
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任务,永远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因为答案只有一个:现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6136335/e9dad8d309efa273.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