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这时候我可能正在给小苹果喂奶。
而此刻,她正四肢张开,侧歪着头熟睡。看着她肉嘟嘟的侧脸,不禁小心翼翼埋头在她脖子上轻轻吸一口气。淡淡的奶香真好闻。
如果不细想,看到女儿的某一瞬间,会有“我的孩子都这么大了”的惊诧感。
可是,孩子是一天一天长大的,步子是一步一步迈开的,而奶声奶气的“妈妈”也是一句一句融入更多情绪的。
养育孩子的辛苦不用赘述,只想说说我怎样看待小苹果的成长的。
一、佛系妈妈眼里女儿的行为习惯
“将错误看作是学习的机会。”
学步期孩子的世界里没有对与错,成人的世界才有。学步期的我孩子在接触一件新鲜事或者刚尝试一件事时,体验到的是新鲜。
小苹果一岁时并不会知道把碗打到地上是错误,她只知道,不想吃的东西,不愿意让它在她的餐椅上。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她从把不愿意吃的从碗里拿出来丢在地上到吐在大人的手里再到现在的丢在垃圾桶里。这其间虽有我的气急败坏,但我更多的还是鼓励以及一遍一遍的示范和解释。
当孩子做了一件“错事”时,千万不要忽略示范和解释。你的示范,孩子会学习,而你的解释,她其实是听得懂的。当然,你得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这种方式,对孩子意义重大。
二、佛系妈妈眼里女儿的情感能力
“当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刹,父母便与孩子之间产生了微妙的情感联结”。
小苹果刚出生时,感觉我在身边才能睡得安稳;几个月时,睡觉喜欢偎着我,挨着我的胸膛;后来大一点儿,便会把脚放在我身上;再后来,睡着可能会突然搂着我的脖子,但并不会一直挨着我。
突然要摔跤了,本能地把自己的手放进我的手心,百分百的信任给足了我蜜糖吃,甜得我心尖儿软绵绵的。
奶奶在身边的时候,“被宠”心理明显,时不时牵着奶奶的手要这要那。也可以挂在几天不见甚是思念的爸爸的脖子上好几个小时。
好在虽然她对我们的情感依赖在变换方式,但所有改变都表明她正在往独立个体的路上行走。即使自我认知越显强烈,与我们的情感联结却越强。
我与小苹果的情感是怎么联结起来的呢?
亲一亲,抱一抱,同等高度注视她的眼睛,学她或哭或笑。总之,一切可以表达情感的行为都应用积极的方式引导孩子。
三、佛系妈妈眼里女儿的语言能力
“孩子们不听我们的,他们模仿我们”。
小苹果说话很晚,八个月之前不会听指令喊爸爸妈妈,偶尔叫一声,就能让我们高兴上大半天。
可是她从会说话开始,语言能力却发展得很快,特别是一岁两个月以后,学得特别快,很多词一教就会。
这可能要从我发现了一个秘诀开始,她很会模仿。
一岁两个月时,怎么喂她吃饭她都不愿意吃,要来抢勺子。当时一气之下,把勺子和碗给她,然后很郑重地告诉她,从今以后她要自己吃饭了,我再也不喂了。然后她像是听懂了,给自己喂了好大一口,虽然漏掉很多。但这意味着,我以后再也不用吃在她后面了,我可以和她一起吃饭了。事实证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作”,孩子真的成长飞快。
当然,说了题外话,但这是我发现她模仿的一个契机。而后我经常对着她说话,讲故事,抑扬顿挫或
慷慨激昂。她都很开心地模仿。有时忙着顾不了她,就一直喊她的名字,跟她说话。
愿一生让孩子惊喜,给孩子自由,放孩子去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