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问:
上师仁波切您好!经中讲如果如法修行忏悔,无始无量劫以来的罪业全部都能清除,但忏悔我修了十万遍,为何还是有痛苦和烦恼呢?
上师仁波切:
这里一定要清楚“罪业”与“罪障”的差别,咱们说修行忏悔能清除的是“罪障”,而不是清除你“罪业的果报”。
罪障是什么呢?因我们所造罪业而造成的修行无上菩提的障碍,叫罪障。
清除罪障是使我们的“罪”暂时不成为“障”,让我們有机会超越障碍,能够顺利地达到解脱的彼岸。这个时候,我们把它称为清除罪障。
你现在痛苦不痛苦这是“罪业”带来的。你对“罪”产生了分别和执著的时候,这种业就会现量地出现,业力现量出现,我們就得去承受它、感受它,当我們感受的时候,就有痛苦或者快乐了,“罪”和“业”之间是有这种关系的。因为“罪”而带来的“业”,还有因为“罪”而带来的“障”,这是不同的。
痛苦烦恼是业,不是障,而我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是“业障”,就是一方面我感受痛苦,一方面它又障碍我对无上菩提的修行。所以修行忏悔可以使我们无始无量劫以来的罪障清除,并且能够更加容易地超越这种业力,达到清净的解脱、无为的涅槃。
然后再去承受那些因果的时候,就只有“业”而没有“障”了。
因为业是永远不会消亡的——如影随形,你就是成了佛,业的“报”还会存在,它是相互作用的,而因果也是真实不虚的。
所以我们要分清罪业和罪障,在因果方面,我们要谨慎持戒,不造罪业,同时至诚祈祷诸佛菩萨加持,令罪障清净,速证大觉。
弟子问:
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如何善护因果呢?请您为驽钝弟子开示。
上师仁波切:
在发心上,我们一定要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成佛。
但是在行为上,一定要先让自己获得现量的佛法利益。
有人说:“我发心利益众生,为此我宁可舍弃自己的家庭!”事实上,如果你尚且没有力量对自己的解脱有利益,又如何有力量去利益他人呢?
我们发心的究竟目的是为了众生,但在当下,我们必需先要能得到自利出离轮回的力量才行!
我们求法、修法时,在因果的取舍上一定要细致,我们求法、修法遇到的各种违缘,都是往昔在因果的取舍上不细致所导致的。
比如说佛陀具足三十二相,都是因为往昔修行各种善法而得来的,尤其是佛世尊的的庄严顶相,是从恭敬善知识而来的。
佛世尊往昔为求“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四句偈,宁愿身点千灯而作供养,为了求法,可以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我们求法的时候,也应当恭敬承事上师,就像经中所说“如侍国王”一样的敬重之心。
如果能以这样的心承事上师,外在事师的法就圆满了;我们内心中怀有真诚,内在事师的法就圆满了;自己的智慧与法义能够相合,密的事师法就圆满了。
所以,侍奉上师“如侍君王”是很重要的,为了断除不敬和放逸,连上师的身影也不跨越,也不要跨越僧人的衣物,恭敬三宝。
敬重是一切功德的源泉,佛世尊见一切众生皆是佛,因为一切众生的自性是平等的,要敬重一切众生,所以要严谨地要求自己,谨慎地取舍因果。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些,就能使自己的心变得广大,能够包容一切,这时除成佛以外,我们已无别的去处了!
以此为基础,待到我们能够现量地见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就具有了超越因果的见地,那就是超越了对立的究竟智慧。
所以包容和超越一切才能消除对立;能够尊重一切诸佛、菩萨、众生乃至自己,则已超出了轮回的一切因果显相,因清净的心已包容并且超越了不净的轮回。
如《维摩诘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在金刚乘中就称为“净相”——看见上师,就作佛想;看见上师的眷属就作菩萨想;看见上师的房舍屋宇,以及上师居住处的山河大地,就作佛世界的无量宫殿想。如果能这样,心中自然就会清净,而不会产生污秽不净的想法、衰败的想法,这是趣入证悟、究竟解脱的殊胜道路,这就是善护因果。
我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违缘呢?
那是因为有很多分别念和恶业在障蔽我们的解脱道和顺缘。
如果我们开始包容、超越,断一切恶,行一切善,调伏自心,障道和违缘也就会自然消除。
如果能这样体会,对一切生平等心、清净心,那就好越来越接近解脱道了。这是对因果的取舍。
尽管这看起来只是对因果的取舍,但是如果你确实把握了它,就懂得了真正的出离,懂得了成佛的道路。
正所谓“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因为当你真正开始谨慎于积造轮回之因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趣入涅槃的智慧了!
有智慧的人才不去造恶因,而凡夫们因多造恶因而增加了自己与觉悟的距离。
为什么呢?
因为因果是由心而造的,如果超越了造作因果的心,就有机会断除落入轮回的种子,加以对实相——无变异如来藏智慧的认知与串习,必然能够极为容易地导向寂乐涅槃的果位。
在因果的取舍上,一定要像那些大成就者一样,要非常地细致!
每一个微细的因都会结出一个巨大的果,所以谨慎一切起心动念,经常忏悔恶业,也不断地让各种善业发扬光大,再令心趋于平等,不再造作任何随顺轮回痛苦的因果。
而自性是超越因果的,要超越因果,必须完全包容它、超越它,不是与之相对立,这是从对于因果的认知上,建立如何依次获得觉悟的方式。
无论如何,我们必需确定,轮回就是业力的果报,而业力的起因就是我们的三世分别心,只有超越了心的局限,才有机会触及到涅槃解脱的智慧,因此,极为细致地取舍,通达因果的利害关系,掌握超越业力、因果乃至轮回的见地与智慧,这才是修行的坚实基础啊!
58弟子问:
上师仁波切您好!我受过五戒了,但是受完五戒后我就病了,有人告诉我如果喝了现杀的活鸡的血,病就会好了!于是我就这么做了,后来病没好,但是我已经杀生了,犯戒了。我只想您告诉我一句,我还有机会解脱吗?如果有机会解脱,我以后就再也不干坏事了,好好地修行,如果没机会了,那就算了……
上师仁波切:
在佛陀时期,有个央掘摩罗比丘,他学佛之前,曾经因为被人误导而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哪怕像他这样的人,在遇到佛陀之后,也有机会能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关键是我们寻求解脱道的志向如何,不要因为我们曾经做过错事,就武断地认为自己没有机会了!我们也许做过天大的错事,把所有的戒律都破坏了,但是从现在开始,你愿意做一个戒律清净的人吗?愿意做一个真诚希求解脱的人吗?如果你愿意,就从现在开始做好!
我不是说我代表佛陀说你过去犯的戒、造的业都清净了,都没事了,这是不可能的,因果还在那儿!
但是我敢保证,只要你愿意努力就一定能够有机会走向解脱!因果和业力成熟的时候,该承受的还得要承受
依我自己的经验和对佛陀、对教法的信心来看,我知道每个人都是有希望的!莫说我们可以解脱,这一生成佛都是可以做到的,就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做了正确的努力!所以,有了正确的方向,就要开始学习戒律,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之前不懂得所犯的错误,现在懂了之后就不要再犯了,从现在开始好好努力,大家都还是有机会的。因为我们现在还活着,只要大家想修行就都还有机会,不要把自己的路给堵死了——我这不是一种善良的劝诫,而是经验!我知道,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犯错误是我们凡夫俗子的常事,我们属于那种屡忏屡犯、屡犯屡忏的人,是吧?虽然如此,还是得要去忏悔的!
所以,虚空洲尊者就曾经说过:“我没有看到一个犯戒的弟子,我只看到了心念的起伏。”所以,像尊者这么伟大的一位圣者,他的立足点是什么呢?他所看到的只是众生心念的起伏而已,如果你能在心念的起伏当中看到了真相,那就解脱了嘛!所以,这个空间够大了吧?在实相如来藏的同一个自性当中,觉醒就是佛,不觉醒就是众生,用这样的方式来衡量,那是多么伟大的一种衡量标准啊!但是如果我们自己,就只会用对和错、能不能改等等这些方式来衡量,那我们很容易就落入到太局限和狭隘的空间里了!佛陀肯定是要给所有人机会,让大家能够走向解脱的!所以,我希望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学习戒律之前,如果有些错误的事,需要改掉它,从此之后不犯错,对过去的错误勤求忏悔,未来善防心念,让自己不犯错,这样就好了,努力让自己走向解脱。我们的心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对过失的追究上,不然慢慢地我们就会落入一种自卑的感觉里,知错是要忏悔与改正的,不是拿来增加负担的呀!
我们暂且把错和对这两件事都放一边不说,你的心性是什么样子呢?它会因为你做了好事而变得更好,因为你做的坏事而变得更坏吗?
我说:“对!既然它永无变异,应该看到那个永无变异的东西,那你一切的罪业就清净了!
如果你是虚空的话,不管是阴天乌云密布,还是阳光普照彩虹遍布,最终都会融入到同一个朗朗乾坤……而你是乾坤!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说,心如虚空方能入道。作为修行人,一定要找到修行的重点,而不要因为自己过去的错误产生那么多的自卑感。我们应该忏悔,但是忏悔的原因是什么?就是要超越轮回的过患,让我们顺利地走向解脱,而不是要让自己背负着这样一个沉重的包袱,背着包袱对我们的解脱没有任何的帮助!也不要执著自己做过的任何善业,解脱也不可能因为善业而获得,善业仅仅是顺缘,让你追求解脱的道路变得更顺利而已!只有见到了实相才能解脱,实相才是衡量解脱的唯一标准!
真正的实相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永无变异法性也”,只有亲证了这样永无变异的法性智慧,才能够真正地解脱!所以,我们不需要因为善和恶而感到沮丧或者高昂,我们尽力断恶行善的目的,就是为了不给我们的解脱道制造麻烦,要制造顺缘,这些必须由衷地确定!
对错误要有惭愧心,但是不要背负包袱,导致连修行解脱道的勇气都没有了!
真正最好的、最究竟的忏悔,就是见到自性的本来面目。
见到如同虚空一般的自性,它不会因为有了乌云而被污染,也不会因为出现彩虹而变得绚烂——虚空,如如不动!
善业和恶业相对于我们的自性来说,都是暂时的,就像乌云和彩虹对于虚空一样,我们要看到的是那个永远不动的东西,这才是佛陀要指引我们到达的方向。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执著于善,但是要尽力持戒和行善,也不要执著于恶,却要由衷地忏悔和防止走向错误,要让自己有勇气去面对真相,走向解脱!对此,我们务必由衷确信,并且精进地把握解脱道的无误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