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忽略了一件事,对于大多数资质平庸的人而言,跨阶并不是单靠自己就能完成的,而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有质的飞跃。
改变命运这件事,很多人只看到了个体的飞跃,却忽略了前几代人的铺垫。
我们拿曾国藩为例,他的爷爷曾玉屏是一个农民,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有次在酒楼浪荡,听见一个老头指着自己告诫孙子:
别跟这个人学,没什么钱却总跑到城里装大爷,家早晚败在他手里。
曾玉屏被刺激了,下定决心要改头换面。
从此天没亮就下地干活,奋斗十多年(注意是十多年啊),才从中农变成殷实的小地主。
他没受过教育,却他把长子曾麟书,也就是曾国藩的爸爸送去读书,不惜重金,请当地最有名的老师来授课。
可惜曾麟书愚笨,43岁才考上秀才(注意是43岁)。
而曾国藩,也并非拥有极高天赋的幸运儿。秀才考了七次,有一次文章还被主考官挑去作反面典型,被说文理欠通。
一个自认悟性低的人,能成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尚拙守恒,这也是曾国藩的人生哲学——虽然学习速度没人快,领悟力没人高,但是胜在勤勉坚持。
他官至二品后,本想告老还乡,却逢太平军起义,从此才成就湘军盛名,名垂青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