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忍不住买了一套衣服”——这是我和一个好朋友最近的聊天中最常出现的一句话。她是个典型的“剁手党”,看到商家活动就拔不开腿。
很多促销活动日,基本都成了不理性消费者的剁手日。道理听了很多,书也念了不少,但还是会被“明天恢复原价”“XX号开团”“直播期间购买半价”基本就想掏钱包了。为什么?
1.
逆反心理:这个“锅”,我背。
看到一个有点兴趣的商品,我们可能还在“唔,要不要买?先看看还有几天发工资”的犹豫。可一旦“数量有限”或者“时间有限”这些蛊惑人心的字眼出现,犹豫什么的瞬间不存在了。这是因为我们对这件商品低价状态下能不能得到的自由选择权利,受到了威胁。为了捍卫这个权利,我们通常会选择马上购买这个商品而避免失去这个权利。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逆反心理”。
就像出现小三时,老公对你的爱就变得稀缺,你对爱情的自由选择权就受到威胁。你会更加在意他并打击小三,以便让他对你的爱不动摇,来保卫对爱情的自由选择权。促销中“数量限制、时间限制”就是“小三”,只有买下TA,才能让你安心。
促销套路从逆反心理的源头追溯是这么个流程:
2.
看透利用逆反心理的销售套路
逆反心理在大部分人的两岁时就开始形成了,凸显于青春期,贯穿每个人的整个人生。
因为它伴随独立自由意识的形成而存在,自由意识自大部分人的两岁后便时时刻刻存在于每个人的大脑中,甚至是部分理想家的毕生追求。
所以逆反心理时刻潜伏于潜意识里,一旦被外物勾引,立即能跳出来控制我们的行为。
因此逆反心理非常普遍,也很容易被人利用。
除了网店、实体店里各种形式的商品促销,利用逆反心理的销售套路屡见不鲜,比如:
拍卖会套路:
拍卖会利用竞争模式,让大家对拍卖品的自由选择权受到限制,从而使很多人愿意出远高于拍卖品价值的价格买下。
会销套路:
大会结束后销售课程或者相关商品时,主持人经常强调仅限多少多少名额,仅限会场购买才会有优惠此类的。
房产经纪人销售套路:
要是地产经纪人想把房子卖给一个犹豫不决的潜在客户,他可能会告诉客户,有新的买家来看房子了,很是喜欢,打算第二天来商谈细节条款。这个新买家当然完全是捏造出来的,销售人员一般会通过各种细节描述让你相信这个竞争买家的存在,从而促使你尽快付款。
除了在商业销售套路中的应用,逆反心理的表现数不胜数。
你有过因为很喜欢一首歌而把它单曲循环好几天的经历吧?是不是结果导致这首原本很喜欢的歌被看到就想跳过?这就是因为产生了听觉上的逆反心理;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听说过吧,你真的天真地认为他们是为爱殉情?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对他们自由恋爱的阻碍让他们产生了逆反心理才导致的悲剧;
“丧”文化为什么会在年轻人中间流行?是因为大人们太过于宣传正能量让他们腻了,所以他们才逆反到“丧”文化里喘口气……
3.
防剁手攻略
所以其实对于促销活动引诱下的剁手消费行为,实在是防不胜防。趁双十一的广告还没来之前,我们先来磨练一下心志,努力背诵这套防剁(套)手(手)攻略好么!!!
想想是不是套路:
捏准促销的特点---配合时间有限、数量有限的降价,看到这些特点时提醒自己说不定是诱我上钩的套路。如果担心觉察这些特点太慢,不妨用四两拨千斤的柔道手法,把逆反心理引发的情绪高涨本身当成重要线索,意识到自己情绪高涨、亢奋时,捂紧钱包躲得远远的。
判断是不是需要:
判断这个商品到底是不是自己平常心状态下真正需要的。我现在想买这个商品,是因为我现在或者将来想看它、喝它、摸它、听它、开它,或者以各种的方式用它,让它产生实用价值,还是因为仅仅是怕失去对它的自由选择权?如果是后者,那就说明你面前的是陷阱,不要跳。
别再盯着购物车啦:
面对促销带来的稀缺压力产生恰当的觉察和判断还算容易,但根据警觉采取行动就难多了。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对稀缺导致的逆反心理极大地阻碍我们的理性行动力。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做别的事转移注意力,比如看看剧,聊聊天,让自己从亢奋状态下走出来,这样就容易把逆反心理带来的冲动力量避开,从而保护到自己的钱包和双手。
答应我,今年的双十一我们就当个普普通通的周日过,好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