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我长大后》里面的段子吗?
一名小学生说:“有一天,我带着我的孩子走在街上,发现一个年老色衰的老妇人,正在狼狈地乞讨,我x,这不是我小时候的xx老师么。”(内容和题目可能有出入,大家有印象就行)
能写出这样的段子,虽然有消遣老师的意味在里面,但是不得不佩服段子手的聪明才智。
不过,最近在上海,有这样一群段子手也很牛逼。
事情是这样的,上海市举办“我的传家宝”小学生征文比赛。(这本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好事)让大家意外的是,上海600多所小学,两万多名小学生的作文里:
“外婆留了一件补了又补的衣服”(有上千件,人手一件,牛逼吧!)
结尾处:“自己的铅笔用到很短很短还舍不得扔”(又是一大片的“舍不得”)
不禁感叹,这都是一个段子手教的吗?如此实用?
这里面满满都是套路!
「1」小学生人手一本:《xxxx》
这本著作,可以说是除了沪教版《语文》之外,上海地区出版最多的书了。(额,假设《语文》是最多的)
因此,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只要这样,就能怎样”,大家都能成功博得阅卷老师的“同理心”。
「2」家长们都很务实
其实,作为学校教育的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对于语文的热心程度是很高的,试想,有哪一个老师不希望得到重视呢?
另外,作为语文老师,在如今的语文学科式微的年代,也会努力想提起家长们对于语文的重视。
然而,家长们都是务实的,即使有一些家长能够理解,但是,在面对升学压力和竞争压力下,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3」社会观念
近些年,我们国家教育一直在改革,比如高考志愿填报增多,语文占比增多等等。
然而,为什么语文却依然得不到重视呢?
可以知道的是,在许多人的观念中,从小就接触的母语,不值得努力去深究!
即使在现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很多人包括大学生在内,都是认为中文专业没有什么用的。
语文到底有什么用?
「1」母语
试想,中国人不会说汉语,不会写汉字,没有人知道《出师表》是个什么玩意?那还能叫中国人吗?
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来讲,无论今后的社会怎样,我们都不能抛弃母语,这是我们生存的基石。
「2」语言是灵魂师
往往一个才华出众,事业有成的人。
他或她一定是一个运用语言的高手,一个善于沟通和表达的高情商人员。
学好语文,有助于我们掌握基础的常识,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等等诸多的好处。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就像楼房的地基一样,地基不稳,楼房也不要想建好建高。
幸运的是
「1」国家开始重视
国家运用如此多手段
如:央视的节目“猜灯谜”“中国成语大会”“汉字拼写”
如:高考分值改革
如:老师培养和聘用
等等
「2」市场闻风而起
在北京(可能其他地方也一样),有许多培训机构、家教中心,都在努力地研究和开设关于提升语文成绩的课程和班级。
这个我是有亲身经历的,因为我在家教中心上过班。
虽然也有套路,但相比于生搬硬套,更多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因此,上海市的这一次事件,可能是一次警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