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地下工作者,工作于这个城市的一家集团公司。在企业里就职就像一颗螺丝钉,一旦安装上去,工作就没停过。
前十年搞基础建设,从事技术员做施工现场管理,我的工作主要是刨开地表,把管道安装在地下。这个岗位的劳动强度较大,回报低廉,能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下去的年轻技术员少之又少。为鼓励员工多劳多得,我们公司提出了“一专多能”,要求技术员们多掌握一两门手艺。我参加了“检测员”和“测量员”培训,并通过了考试。也不知道自己是受益者还是受害者,反正在施工现场我这样行那样也可以。后来发现,干活的时候我是一颗齿轮,人停下来休息了,心思还跟着大伙儿运转,但是领工资的时候我就只是一颗螺丝钉,别以为一个人做两个人的活就能领双份的钱!
风餐露宿,披星戴月,个人价值低廉,身心疲惫,我默默地发扬着一颗螺丝钉的精神。公司裂变成长为一家集团公司和一家股份公司,我随着人员调动,下放到管道抢修部门,也还是一名地下工作者。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分工比较明确,我是一颗螺丝钉就做好螺丝钉的事情,就拿一份螺丝钉的工资。抢修队里讲究“当日事当日毕”,挺好的,我享受到了属于自己的闲暇,我有了业余的阅读时间。延续着以往的作息惯性,我捣腾起业余时间,玩起了各种业余爱好,木工制作、手工皮具制作、烹饪、摄影、健身……
我感觉自己的技术经验正在与运动细胞和艺术细胞摩擦着火花。在工作上遇到很多困难,我们抢修队一直采用传统的方法来解决,我总是不断地提问:“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并且不断地描绘现有的生产工具的改进方案。呵呵,我这颗螺丝钉开始替别的螺丝钉想多了。
自古以来领导都喜欢这样的员工,“做好本职工作,响应创新,能提出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我觉得这也是新时代的螺丝钉精神。陈旧的“螺丝精神”在雷锋那个年代被提出,我弱弱的问:“时下科技日益出新,物价与国际接轨,螺丝钉不需要有别的想法吗?”
工具的改进意味着施工技术的革新,我感觉乏力,因为这需要大量的阅读,需要不断地动手试验,甚至是跨界的经验整合。但是这样恰恰是违反了公司的劳动纪律,有条文曰“部分员工上班开了与工作无关的网页,玩手机,看视频,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近来,公司又开始纪律抽查。我默默地把手机放置一边,做他们认为一颗螺丝钉该做的事情。
新时代螺丝钉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