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先进事迹好报道的,这件事之后倒有两个后遗症:一是我太太不亲我了,二是越好的啤酒越不敢喝。”
古往今来的爱恨情仇,让我们今日聚焦“中国医生”!
今日在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文章,有关新时代下中国医生的医德,感慨万分。
2019年的十一月份,一则“飞机上医生为老人吸出尿液”的新闻一时间刷爆网络,网友们纷纷为当事医生点赞。
“吸尿”的真实事件在我们身边真实发生时,我们不得不为医生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精神竖起大拇指。
更有网友表示:“这种事只在生物课上听老师讲过,现实生活中听说还是第一次。”
作为如今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医患关系”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近年来此类关系的问题也是此起彼伏,很难说的清楚谁对谁错。
自医生张红“为老人吸尿”一事报道之后,全社会的关注点又重新回到了“医德”上。
我们常讲“职业道德”,每一行业都有每一行业的职业要求,职业标准,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而医生又与我们社会公众息息相关。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医学泰斗裘法祖一语总结出了对于从医者的要求——德高才重者为医。
医生是一个与死神打交道的行业,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关系到病人的生老病死,一个医德高尚的人,从来都是一个近乎成佛的人。
我们称医生为“白衣天使”,不是因为他们的形象,而是他们对死神的抵抗。
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少医德高尚者,“医圣”张仲景的赞誉,与他心系穷苦百姓分不开,毛主席赞誉白求恩,与他跨越国家和地域,一心治病救人分不开。
当事医生肖占祥在接受奖励时说:“希望将来可以看到更多的医者,为了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奋不顾身、勇于担当,捍卫医学的神圣与光荣!”
他讲奖励全数捐出恰恰是为了激励更多的为
人医者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去捍卫医学的光辉。
中国医生,从站在那个岗位上开始,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是一种生的希望,健康的标志。
中国医生,是张红的那一句“有杯子吗,拿给我”;中国医生,是盛锦云的那一句“如果病人能好,我愿意把肉割下来”;中国医生,是十四亿人的希望,是九百六十万的脊梁。
即便医患关系时而紧张,但我们仍然相信,医者仁医,我们仍然相信,为人医者,当属希望。
中国医生,是新时代下的又一个光环。他需要我们去尊重和信任,唯有如此,才能让医患之间,开出最和谐的花海。
文/青木寸 热爱文字的追梦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