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优点和品质,只是所受的教育让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只有一部分优点和品质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人才干和优势得到了认可和尊重。无论多大,无论是谁,掌握一定的方法,都可以让独一无二的自己绽放光芒。
上中学时第一次听说木桶理论,老师都推崇这个理论,付出同样的努力,把不好的功课60分能提到80分,但对擅长的功课90分可能只能提95分。考试是满分制,但是人生却不是满分制,有研究表明只有普通阅读速度的人和快速阅读能力的人在没有经过训练时每分钟阅读量分别150,350。经过训练以后,分别是250,2300。把精力投入自己擅长的领域,获得成果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努力在现在这个高度精细化的社会,花时间补短板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泯然众人。相反,用来打磨自己的一技之长反而能有更大的可能在社会找到自己的一足之地。
成功学提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总把男女主角想象成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吓得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只能昂首叹息,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无畏的勇气,难怪命运女神总是不垂青我们。我们经常听到优秀的人比我们还努力,说不定努力是他们的天性呢!有可能那些成功人士做的只是在别人眼中很难但自己却甘之如饴的事情吧。就像孟非从来就是那个孟非,本质上来说他从来没有改变过,只是记忆力过人的天赋和非常好的文笔用到了工作上,使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当把优势发挥到极致也足以弥补劣势。正如乔布斯,虽然性格古怪,但却凭着对美的极致追求让整个世界为之癫狂。
在学车的过程中,每次练习都会被教练批评,但自己很庆幸,庆幸是持续几个月的车没上好,而不是十几年的学。在上学过程中,大家唯成绩论,伤了多少孩子的心。我们生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下,盯着自己的弱点小心前行。
第一次认识自己有别人没有的才干是在大学,常常会被同学和老师说责任心很强,当时听到的第一感受是,难道不是每个人都这样吗。后来细细观察,发现责任心真的不是每个人都有。再看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好像很固定。当老师布置一个任务,不用到最后一刻就差不多能知道每个人的表现会是什么样子。听完刘佳老师的课,才明白才干是我们大脑中的连结形成的,从出生到我们3岁的时候大脑会发育出成千上万的突触,3到16岁,很大一部分的突触会消失,剩下来的就成为我们独有的才干,这种才干会伴随我们一辈子。
发现自己才干的方式也有很多,分为向内和向外。向内可以冥想,跑步,自由书写,整理成就故事,向外可以询问朋友,做采访,还可以通过量表的方式测出自己的才干。但把才干和技能相结合发展出优势,成就感和幸福感都会增强。
无论如何请记得多找自己的长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