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保证时间的富足|《稀缺》读后感

保证时间的富足|《稀缺》读后感

作者: 古达 | 来源:发表于2018-10-24 20:03 被阅读17次

摘录: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by塞德希尔·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 & 埃尔德·沙菲尔(Eldar Shafir) 2014年

稀缺→管窥、借用、余闲缺乏、带宽负担→更加关注稀缺资源→精简带宽、从富足开始、控制余闲

看完第一节之后,便非常迅速地翻阅了全书。

可以发现整本书的内容略微单薄。穆来纳森等人提出的稀缺概念只是针对现象的概括,其内部的生理机制并未得到阐述(实际上,心理机制也并未阐述完整)。由稀缺引出的带宽、管窥的思维模式,其实都可以用注意力、意志力等进行更加合理的解释,但是书中基本上停留在表层的现象,大多数心理学实验都是简单的行为学实验。

不过,从科普书的角度而言,已经足够了。那么我也从门外汉的角度进行散漫的思考。

最近在思考如何给时间进行品质的划分,即按照固定的工作时间、可投资的空闲时间进行划分,以保证更加规律性的日常活动。

之所以有这个念头,是因为暑假在实习的时候尝试了一回早八晚五的生活,和上学时不分昼夜、不分工作日和周末的生活相比,规律性的早八晚五反而更加高效。

有的人认为这种工作和生活混为一谈的时间观念,是导致拖延的原因之一。想着“反正要加班”,所以白天也不用特别卖力。同样的,对于我而言,想着“反正周末可以补”,所以日常就不怎么着急了。

把这种态度放到《稀缺》中去考虑,便是“余闲过多”,因此无法集中。

另一方面,拖延或许是因为我总是认为“休闲的时光”是稀缺的,因此每当有机会娱乐的时候,我必然忍受不住诱惑。因为在我的心中,从长远的人生来讲,时间是稀缺的,所以在做选择时我出现了带宽负担。

那么应当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呢?

首先,保证时间的富足。

时间如同金钱一样,想要富足无非“开源节流”两条路。于开源上,打破之前“踩着ddl工作”的想法,以最快完成作为准则;于节流上,认识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做最紧要、最想做的事情。

说到最紧要、最想做的事情,人心很大,我总想着面面俱到,每天学习英语、锻炼、练习书法、弹琴、绘画、冥想、阅读……东一个十分钟,西一个三十分钟,看似积极向上,实则是在分散有限的注意力、耗费不多的精力。从认知的角度上说,仍然落入了稀缺的陷阱。

其次,控制时间的闲余。

严格区分不同时间的性质,划清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不要有越界从而导致拖延的念头。界限清明了,便能够在界限内保证时间的富足,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有趣的是,这个观念与正念中的“专注于此时此刻”的想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控制时间的闲余,严格划分界限

最后,降低带宽负担。

对于容易犯错的选择情境进行标准化,制定“如果……我就……”的行动准则。之所以需要行动准则,是因为所谓的“带宽负担”其实是自控能力下降的结果。

自控(self-control),被研究者定义为做选择时的“意志力”,当人们面对两种可能的行为趋势——其中一种往往是短时的具有诱惑的目标,而另一种是从长远来看更有价值、更加抽象或者说具有更多心理距离的目标,这时就需要自控来帮助自己做出理智的选择(Duckworth & Gross, 2014)。

简单来说,自控其实是我们对“做出理智的选择”这个行为背后的精神力的命名。为了在选择时更容易做出理智的选择,所以才需要“如果……我就……”式的行动准则。

参考文献

Duckworth, A.L., & Gross, J.J. (2014). Self-control and grit: Related but separable determinants of succes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5), 319-325.

——2018.10.24 v1

——2019.02.18 v2

相关文章

  • 保证时间的富足|《稀缺》读后感

    摘录: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by塞德希尔·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 & 埃...

  • 稀缺?富足?

    缺钱,缺时间,这是大部分人的常态吧。《稀缺》分享了3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匮乏陷阱,富足规划及留有空闲。 匮乏陷阱 把...

  • 我们是怎么陷入贫穷和忙碌的?

    《稀缺》读后感 最重要的是,理解稀缺到底是什么心态? 这个呢,是指总是没钱没时间没资源,没有就是稀缺。 但是稀缺并...

  • 富足与稀缺

    持续的富足和稀缺,在经过时间的放大之后,都会出现指数般的发展,会实现质变。在不断进步的科技肯定能解决我们当...

  • 《稀缺》——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

    如何解决组织中的时间稀缺 时间表排得最满的计划,不是好计划。如果没有构建起余闲,我们就会专注于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

  • 《稀缺》——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

    从稀缺心态的角度出发,我们会发现很多失误是因为我们缺少带宽,而让自己掉进“管子”里。为此,我们要设计有效的预...

  • 《稀缺》5:逃离稀缺,走向富足

    木木的晚思日记,2019年1月11日,打卡第10天 【我今天学到什么】 1、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立场想办法,从解决...

  • 《稀缺》如何摆脱又穷又忙的生活状态?

    分享书中摆脱又穷又忙状态的三个关键,首先要识别出匮乏陷阱,然后在富足状态下做规划,最后保证规划有弹性空间。摆脱稀缺...

  • 2020-01-08-影响力

    开始阅读时间:2020-01-08完成时间:2020-01-31读后感:1.盲从,权威,稀缺性促成购买是常见的现象;

  • 2020-04-12

    《稀缺》有感——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稀缺这本书,刚看有点枯燥,但后来越看越有味道,让我们走向富足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保证时间的富足|《稀缺》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nx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