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因孩子升学举办家宴,发现自己很多事情做的不好或做不好,比如宾客的座位安排;比如不能招呼到所有的亲朋好友,有些朋友来了甚至都没能说上话;礼簿上会有两个人都不清楚的姓名;有些人情后续不知道该如何回礼;酒宴过后亲朋好友的面对……
孩子的即将大学,也意味着将远离父母……或许这就是人生的无奈,希望孩子飞得越高越好,却不愿面对孩子即将远离的事实。
因为疫情我和孩子爸爸最近上班都挺忙的,爸爸因为孩子,前期已经休完了今年的年假。恰巧当晚得知,因疫情各大学校园家长均不能送孩子入校门的消息。这几乎肯定了我和爸爸都不能送孩子去北京。
那天我将情绪指向了家人,朝老公发火了,老公很是莫名其妙,甚至问我是不是好久没犯的经期综合症又来了……
我用了三天,三天我什么事都不想做,活在混沌中,放纵自己玩无聊的线上同城游戏,明明虚无的要死,还给自己找借口:为了搞清楚什么是自己可以放下的!
情绪是一种可收可放的能力,取决于内心的判定,对这个环境,这个场,是否可控。在可控的情况下,会让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可控的情况下,会有意识的收敛。因为会去权衡,这个后果是否承担得起,为这个后果是否买得起单。
去思索一下,在生活中,人们的情绪往往是给了最亲近,最熟悉的人。因为在这种环境下面,通常是认为我是可以掌控局面的。
我有一个学员也曾经跟我说过,她说对自己的孩子总是会发脾气,没有办法控制,也想要去改变,可是一直就改变不了,问我怎么办?有没有一个更好的办法去做到。
于是我告诉她:这只是你为自己不想改变,找的一个理由,你把孩子当成了你情绪的出口,把其它方面的情绪,在孩子身上做了一个转移。
今日读个人成长课程第10课《如何守住自己的情绪界限 课题分离》,被这段文字惊醒,我是将老公当做了情绪的发泄口,因为不能送孩子去学校,因为酒宴过后亲朋好友的沟通,都是我不愿意去面对的。
事实上,孩子一个人去北京又有什么呢?如今交通便利,18岁的男孩子,应该独立了,相信他可以的。酒宴后亲朋好友的面对又有什么呢?无非就是沟通二字罢了。
每个人都会长大,每个人都需要学会独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