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已经分不清楚是哪次了,不管是哪次,总是一种严厉的感觉,一个字,怕,尤其是瞪人的那眼神。
小学了,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带我去镇街上的小店吃小笼包,那味道,真香。不是随便就能吃到的,小学几年,好像也就吃了两三回,每次,都是因为代表村小学参加镇里的竞赛。
初中了,慢慢知道大人的一些事情。父亲因客观工作需要和主观意愿,经常喝醉酒。很少看到他,却常记得他醉酒的样子。那时候,特别讨厌男人喝醉酒的样子,因为会让我感到害怕。
高中了,父亲的事业受了大挫折,亏损不小,然而,两个孩子的学业一步也不会停。上学是需要经济支持的,那时候,真的很艰难。一个高三,一个高一,学费是银行贷款交的。印象中,只记得,我一早出门去学校早读了,父亲一早就出去做工了,一个为了学业,一个为了生活。
大学了,印象中,父亲还是一样,话不多。最深的印象,父亲送弟弟上大学,从上火车开始,就不抽烟了,二十多年的烟龄,说戒就戒。他许诺了,等我们兄弟俩都上大学了,他戒烟,真的做到了,打心底佩服。
大学后期开始,父亲隔几年就会重病一次,不是一般的重。最揪心的,是这种病,医学上不知病因,且无法根治,唯一能做的,只有减缓。多少个在医院煎熬的日月,让我越来越深切感受到人之于命运的无奈,以及对待命运所必需的坦然和接受。
然而,不管哪次,只要病愈了,见到孙辈,总是笑嘻嘻的,要是孙辈能逗他玩,那就乐得合不拢嘴了。为了孙辈,父亲什么都愿意做,毫无怨言。
也是在这段时间,突然发现我也成为父亲了,我也会喝多了,我也会做很多小时候不喜欢的事情,我也活成了曾经自己讨厌的样子。
同样也是在这段时间,越来越感受到做父亲的责任和不易,能不能心平气和的跟孩子沟通,并达到应有的效果,对一名父亲来说,往往是最大的挑战。
做一个男人,难;
做一个父亲,更难;
做一个好父亲,非常难。
还是在这段时间,慢慢体会到,作为儿女,应该要考虑为父母多做一些事情。特别是大不如前的父母,更要抓紧时间,不然,可能子欲养而亲不待。
前年,父亲的去世,经历的那些,就像是再次成人,似乎以前还没有真正成人。
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 我们和死亡之间好象隔着什么,没有什么感受,是因为父母挡在中间,等到父母过世了,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不清楚。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带来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最亲密的人会影响生死观。
是以纪念我的父亲。
——2021.04.04 清明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