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QQ浏览器用户体验报告-16.4.20

QQ浏览器用户体验报告-16.4.20

作者: gabbe | 来源:发表于2017-08-28 16:58 被阅读0次

    软件版本: v6.6.0.2229

    操作系统: ios 9.2.1

    1.移动端浏览器数据分析​

    根据比达咨询(BigData-Research)发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研究报告》,我们可以看出2015年第三季度,我国第三方手机浏览器活跃用户规模稳步提升,达到了4.5亿人次,环比增长6.3%。国内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市场已进入成熟期,市场巨头BAT占据了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根据报告,2015年第三季度,受制于产品同质化严重,国内手机浏览器厂商开始寻找差异化发展路线进行突破,从而提高用户黏性、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报告中的数字我们也可以看出,移动端浏览器的渗透率,UC浏览器排名第一,腾讯和百度的紧随其后排名二三。

    报告显示,在2015年第三季度,大家使用手机浏览器最常用的目的是浏览资讯,搜索以34.2%排名第二,查找网址导航排名第三,其次是阅读小说、下载应用、看视频相比而言,因为手机端各种app的普遍传播大家更倾向于用专门的社交购物app,所以选择用手机浏览器进行购物、上社交平台等目的的用户占比明显少很多。

    ​2.移动端QQ浏览器整体功能

    移动端QQ浏览器整体功能图

    ​    上图显示的是手机端QQ浏览器的整体功能图,从他的功能图中可以看出,他的首页已经涵盖了用户使用移动端浏览器最长用的前四种功能(浏览资讯,搜索,查找网址导航,阅读小说),覆盖了用户使用手机端浏览器多数用户场景。

    3.核心功能分析​​

    手机端QQ浏览器界面

    3.1 搜索功能​

    不管是QQ浏览器还是​UC浏览器,他们是没有自己的搜索引擎的,所以QQ浏览器在这点上做的比较灵活,是可以让用户自己选择偏爱的搜索引擎的(百度,搜狗,谷歌),只不过这个选项在设置里,而默认的搜索引擎是搜狗。

    长期以来大家一想到搜索就是百度,甚至于搜索都已经被大家习以为常的叫做“百度一下”,因为这个原因确实为百度的浏览器带来了一大批的用户,可是根据15年的数据显示,为什么UC还是移动端浏览器渗透率最高的,首先我们不可否认的是UC渗透市场的时间早,口碑佳,位于其下的QQ和百度后来居上,其实也是因为他们是大厂子的作品,用户对他们的产品有情感依赖。

    手机端QQ浏览器有文字,语音,二维码搜索的方式,会有实时热门搜索话题的呈现。

    缺点:没有图片搜索的功能​。

    3.2 网址导航功能

    在QQ浏览器​网址导航区域中,除了常用的网址导航罗列外,增加了头条新闻,小说,视频,游戏,微信热文的导航,在这几个里面最优特色的或者是区别于其他的手机端浏览器的就是新的一个功能微信热文。

    QQ浏览器借助腾讯的微信,把大家实时感兴趣的热门的话题进行呈现,不单单只是让用户看到新资讯,因为是借助微信提炼的热文,会更让用户有一种认同感。​

    缺点:由于手机端用户利用浏览器进行购物社交等活动是比较少的,这里的网址导航栏又占据了非常好的位置,可以把这些导航进行二级隐藏。​

    3.3 阅读小说功能​

    在看了app store中用户的大量评论后,发现大家对QQ浏览器的阅读小说的功能的评价最多,多数人认为她的小说资源非常丰富。同理就像是音乐类的APP一样,内容越多,大家越喜欢,毕竟中国人这么多年来是及其习惯免费获得资讯的方式的。

    不过他阅读小说的进入按钮隐藏在一堆的导航栏里,我觉得可以通过分析大家点击她的频率等数据进行分析,看看这个入口是不是可以放的更加明显一些,毕竟大家使用浏览器进行小说阅读的行为占比还是比较大的。她的重要程度和一些网址导航不处于一个重量级。

    书籍的添加方式分为访问书城和从电脑传书,我这里要着重夸奖一下从电脑传书这个功能!!!!!

    用苹果手机的孩子都知道,要把一本书一个图片从电脑导到手机那是相当的繁琐啊,他这个从电脑传书真是打开了福利大门,利用电脑访问页面,用手机扫二维码实现跨屏连接,然后你想传啥就传啥。我想我会爱上这个功能,其实QQ早都可以手机端电脑端互传文件,把这个用在书城上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扩展功能。

    夸它一句棒棒哒!

    缺点:它书库全,还能从电脑端倒书,在我心里没有缺点!!我不公正了,那还是让我迷恋他一会吧。​

    3.4 阅读咨询功能​

    QQ浏览器的​阅读咨询功能有两个方式可以获取,一个是通过点击头条进入咨询页面,一个是整个页面的第三个大布局,看热点 趣发现 聊话题 会生活,根据数据显示,大家使用浏览器超过70%的用户会进行咨询浏览,这样重复放置其实是可以帮助用户防止漏掉他们想看的东西。

    并且,她的这四个模块设置的其实是很有心计的,看热点,让大家看看别人都在干什么都在讨论什么,满足了大家的一种从重心里,趣发现,满足大家猎奇好奇的想法,聊话题提供了一种社交互动,满足人与人之间沟通,会生活就是满足大家的衣食住行,例如美食,看电影,火车票等内容。页面的浏览方式才on个下拉永远有新内容可以看,这个模式叫什么我一时之间忽然想不起来了,如果有知道的可以评论告诉我哦,或者我想起来了也会评论标注的。

    缺点:1.虽然在资讯里设了4类,可以更好的供用户选择,但是​也为用户带来了一定的选择困难,我第一次用的时候甚至很好奇会生活里面放的是什么内容。。。。。。。无知了。

    2.整体的布局是固定的,用户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页面模块的设计和改动,导航栏优点过多,点击率低还占据了很好的位置,这点也需要改进。​

    3.5 设置及工具箱功能

    设置里比较可以区别其他浏览器的是1.搜索引擎可以换​,2.有个快速翻页的选项。

    说说快速翻页吧,初看到这个功能很新鲜,迫不及待打开,然后问题来了,咦,为什么我在首页浏览资讯的时候这个快速翻页没有打开吗,为什么不显示,后来我发现,我在阅读小说的时候他出现了!!!可是他只能位于两个位置手机最右边或手机最左边,这两个地方明明是单手非常不好接触的地方。。好尴尬啊。

    缺点:快速翻页这个功能有点鸡肋,在用户想要的时候不出现,出现了又不方便操作​,还望改进。po上一张图,让大家看看她快速翻页的位置。

    QQ浏览器快速翻页按钮位置

    现在来说说工具箱,大家都知道,使用PC端进行网页浏览时,是有对外文页面进行翻译功能的,这点移动端QQ浏览器也做到了,并且由于他的背后是腾讯,所以理所当然的可以收藏到微信收藏到QQ,还有一个很好的地方是支持网页内搜索,感觉这个工具箱做的使移动端和PC端更加有一种无缝对接的感觉。果然很牛逼,想的很周到。

    缺点:例如网页内查找这个功能可不可以放在一个页面很显眼的位置呢,入口隐藏过深,可能会埋没一个很好的功能。​

    3.6 分享功能​

    当当当当,这块跨屏穿越又出现了,没错它不但支持传统的分享模式,还可以实现手机端到PC端的分享。​

    其实QQ浏览器分析到现在,最让我感受很深的是他充分考虑了大家在使用手机端浏览器会出现的问题,并且注意到了一些大家使用PC端浏览器常用但却细微的小功能,这些功能真的很暖心啊,腾讯不愧产品为王,Pm都很厉害!

    4. 竞品分析​

    4.1 UC浏览器

    UC浏览器和QQ浏览器在设计方面是比较像的,​但是他把小说视频这些按钮和一些常用网址导航分开排放,这点做的就很好,更能让用户顺利找到感兴趣和想要的东西,但是你一旦下拉进入UC头条新闻区域,唯一再次见到搜索框的方式是返回,这个交互很奇怪,会让用户摸不到头脑,好的设计还是应该怎么来怎么回去。

    UC应该是发现大家利用浏览器阅读小说很频繁,所以她的设置里竟然额放了我的小说。。。。。。。。不过这个入口,没人会这么进入把。

    4.2 百度浏览器​

    百度浏览器最大的优势就是搜索引擎人家自己的,而且他们已经用足够长的时间培养了用户有问题想搜索就会想到百度,这个习惯带来的用户群也是大大的。

    并且百度浏览器支持页面卡片自定义,你喜欢小说,好,那你把小说放到第一个把,你喜欢新闻,好,那你放第一个​,这个个性化的卡片形式满足了现在年轻人对个性化的需求。

    并且百度浏览器支持图片搜索功能,这一点是其他两款浏览器所不具备的功能,并且如果图片清晰,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完成很好的搜索体验的。但是她的几种搜索方式放置的位置不在一起,比如语音搜索放于页面下端中心位置,这一点设计很好的考虑到了用户的使用场景和难易程度,并且他把糯米团购也放在首页的第二个选项卡,应该是想借此给他的糯米团购带去更多的流量吧。​

    5. If i were a pm​

    如果我是qq浏览器的pm,我想1.首先我会对导航栏那一堆的项目通过分析用户点击的频率,对不常用的导航进行二级隐藏,让常用的功能更加明显。​2.把一些例如网页搜索等的小功能放在整体导航布局上,即在任何页面可以轻松触碰到这些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今天这个用户体验写的有点乱乱的,竞品分析部分也做得不是很全面,下次还是使用PPT的形式,然后上传到博客可能会更加清楚一些。个人观点,请轻拍,还有很多不足还有很多考虑不全的地方,我会不断成长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QQ浏览器用户体验报告-16.4.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yg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