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ces carry,大意是,容已逝,音宛在。作为传记书籍,翻译成了《水流云在》,取自杜甫《江亭》中的两句诗——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江水缓缓流动,和我的内心一样不去与万物竞争;云在天上飘动,和我的思绪一样悠闲自在。
水流云在,无意争春,找寻趣味,悠闲笃定,这大概也是传记主人英若诚一生的注脚。

他的家族赫赫有名,随便百度一下,便可知晓,不再赘述。
他有多个侧影,可以是影视演员,参演《末代皇帝》《我爱我家》《围城》等,可以是话剧演员和导演,参演《茶馆》《推销员之死》《龙须沟》等,可以是翻译家,将《茶馆》《家》等翻译为英文,将《推销员之死》《请君入瓮》等翻译成中文,还可以步入仕途,官至文化部副部长。

多姿多彩,全面开花,活成了很多人羡慕的样子。
但他也曾经在十年浩劫中,三年时间都在监狱里度过,以至于他的传记和他人从出生叙事的顺序不同,第一章节便是《蹲监狱》。
很多人在浩劫之中进入了监狱,多多少少都是“莫须有”,进监狱者多是社会贤达,有一定地位的人。
面对巨大落差,沉默者有之,疯狂者有之,愤怒者有之,变态者有之,自杀者有之,豁达者亦有之。
英若诚是最后一种人,乐天、幽默。
他觉得,在监狱的这段时间让他对中国当时情形的了解比他一辈子学的都还多,这点值得欣慰。
监狱成了人类学的一道智力题,一种让人思考的有趣的游戏。他逐渐学会听出送饭人送的菜粥是稠还是稀,闻出汤是咸还是淡,让自己成了监狱大学的高材生。
在失去自由的无趣日子里,他下决心在精神上和体力上都忙起来,没时间胡思乱想钻牛角尖,保持清醒的头脑,免得被巨大压力逼疯。
做勺子
找到窗户上被风刮碎的玻璃,当成锯子。再找到一把铲子,花两星期时间把铲子的木柄锯下来。又花了很长时间,用玻璃将木柄雕刻成了勺子。
做毛笔画画,装订诗集
从一位农民犯人外套那里弄来山羊毛,用旧袜子的线把毛扎起来,偷偷将染布的黑墨粉藏起来做墨水。还做了一本《毛主席诗词》集,题名是用红药水。封面硬纸板是用水弄湿很多纸,叠在一起放在床上,用自己的身体当做熨斗压平。还说服一位囚友把红色被褥撕给他一块儿做封面。

做生存笔记
他不指望自己还能回到城里生活,学会做几样自己特别喜欢的食品,对以后的生存至关重要,比如奶酪、面包、黄豆酱、酸奶等。还学会了种葡萄、孵小鸡、淘金、制作鸦片等手工艺。

他还组织大家偷胡萝卜、偷土豆、偷烟叶,教大家下围棋。
枯燥、苦闷的关押被他过成了艺术家生活的体验。
有时候,生活难免压弯了我们的腰。面对生活的羁绊,保持平和,从中寻找哪怕一丁点的趣味,也是极好的。因为这些趣味赋予生活意义的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