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佀传江先生生前自述
简介:姓名:佀传江,汉族,生于1965年8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文学院作家协会 会员,黑龙江省抚远市作家协会会员。原籍山东省郓城县随官屯镇佀楼村,现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自幼爱好文学,尤其擅长现代诗歌。现为网络诗人,在多家网站发帖约900余首诗歌作品,并在龙版网发表个人电子文集《泥土的芬芳》。作品散见于《参花》,《时代文学》,《红叶》,《中国小诗苑》,《长江诗歌》,《中国魂》,《湛江文学》,《山东文学》,《汤原诗词》,《佳木斯日报》,《黄河晚报》,《白天鹅诗刊》,《词坛》,《当代汉诗》,《泉港文艺》,《东极魂》等各级刊物。诗观:尘世茫茫,唯有爱和诗意使人通体透亮,使世界清晰澄澈,使心灵蒙受幸福的甘霖。
仅看我这份简介,再普通不过了,但这背后的故事却是充满了辛酸和喜悦。“辛酸和喜悦”?是的,两者并不矛盾。成为诗人,是我幼年的梦想,我在慢慢靠近这个梦想。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这个梦想也许算不得什么,但对于我来说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我是一个从没进过学校大门,受过系统教育,身体高度残疾的人。
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父母亲都是在困难时期从山东过来谋生的,也没什么文化。我出生的时候,后背有意病灶,严重影响健康,威胁生命,在我两个多月时做了切除手术。手术不是很成功,病灶没有了,但中枢神经也断掉了,导致腰部以下完全没有知觉,终生瘫痪。就这样,我还没有享受到站立行走的乐趣,就永远丧失了这一切!一生只有两个姿势,躺着和坐着,被残联鉴定为一级肢体残疾!
十岁之前,父母亲带我走了许多地方,为我治病。没没听说哪有专门治疗我这病症的医生,父亲就请了假,带上我就出发了!结果总是满怀希望而去,极度失望而归。最后一次医生说别到处去了,哪也治不了这个病。父母亲才和我说就这样吧,没办法了!我也知道父母亲尽力了,不想到处去了。
到了上学的年龄,看到左邻右舍的孩子都背着书包去上学,我羡慕死了,但我知道我和他们不一样,不能去上学,我还是想认识几个字的。于是我拿起铅笔,照着墙上年画上的字一笔一画地开始了我的文化启蒙。每当学会一个字,就问父亲或来串门的叔叔阿姨是个什么字?那时住在筒子楼里,每天都有左邻右舍互相串门聊天的。久而久之,我学会了不少字,期间母亲看我爱学,就给我买了田字方格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具。再后来弟弟们上学了,我就跟着他的课本学习,自学了小学的全部课程,初中和高中的部分课程和汉语言文学。
在这期间,根据我的自身条件和喜好,我开始了诗歌写作尝试,渴望像戴望舒,徐志摩和舒婷那样写出优美的诗歌。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写了大量诗歌,使用了大量的稿纸,邮票,信封投往各地文学刊物,但都石沉大海或退稿,最终放弃了。直到有了网络,我又重拾旧梦,开始了网络诗歌写作,至今在多家文学网站发帖900余篇,也有作品见诸一些纸媒刊物,并且加入了中国诗歌学会和抚远作家协会,在这一领域也算小有收获吧!在此期间最大的收获应该是结识了好多好多全国各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们,并且得到他们的无私帮助。
我所取得的这点成果,是和父母亲,和弟弟们的支持,帮助是分不开的。弟弟们很小时就做了我的邮差经常帮我寄送稿子,电脑也是弟弟们给张罗着购买,安装的。父母亲更是几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的生活起居和所需要的一切,我需要什么就会给我买来什么。虽然我的身体残了,但是我依然生活的很幸福,所以我才能写出阳光灿烂的诗作。
感谢一直以来支持和帮助我的家人们,也感谢一路走来支持和帮助我的邻居们,朋友们!我人生的每一阶段,都遇到过好心人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我也要感谢政府对我的关心和照顾,给我办理了最低生活保证金和廉租房补贴,让我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使我感受到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温暖和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