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症是由于肠粘膜分泌乳糖酶不足,不能完全消化分解食物中的乳糖,导致乳糖吸收障碍,从而出现肠鸣、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表现。
其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先天性、发育型四种,先天性少见,继发性多见。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是多种原因导致小肠上皮损伤致乳糖酶活性暂时性下降。多发生于感染性腹泻、炎性肠病、手术及药物损伤小肠粘膜后,多随原发病纠正而缓解。
婴幼儿以继发于轮状病毒性肠炎较多,主要表现为腹泻,大便为黄稀便,带泡沫及酸臭味。较大儿童以腹部不适、腹胀为主。
辅助检查:化验大便还原糖及PH值测定;尿半乳糖监测
治疗:先天性者需终身禁食乳糖及含乳糖食物。继发性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滥用抗生素,喂养前补充乳糖酶,服用益生菌制剂,避免食用乳糖及含乳糖食物,(谷类、豆奶、豆类食物及肉类不含乳糖),乳类喂养为主者可食用无乳糖奶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