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琏(1535-1619),字文卿,号谨吾。新淦金滩(今新干三湖滩头村)人,明嘉庆三十七年(1558年 )戌辰举人,隆庆五年(1671年)辛未进士。官至监察御使。南京督学使、副使。曾巡视长芦览课,并多次巡按湖广。在任期间,向来“勤政爱民,奉公守法”,以“执法如山”见称,深为百姓赞颂。著有《玉有堂集》传世。在民间,至今流传着不少美丽的传说。一、“天龙”降世相传。一天晌午,突然晴天霹雳,风云翻卷,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轰隆”、“哗啦”,乌烟滚滚,刹那间,一条“天龙”从空中直陨落地。这时,号称仙道的杨秋平师徒俩即刻尾随追来,赶至三湖的滩头朱家村屋背,一个叫“火坑里”的地方,左右寻视一阵后,徒弟说:“好象跌此秧田中。”师傅说:"唔,插竹便知,明早干竹发梢,断定是也,”接着,徒弟随手在一篱笆上拔了根干竹插入秧田中,然后转身欲走。徒弟眼尖,他见旁边河坎下蹲着一个这个“看鸭人”,担心天机被泄露,便上前盘问,见“看鸭人”乃是个哑巴兼聋子,师徒俩才放心离去。
话说这个“看鸭人”,根本不是什么哑巴,乃姓朱名仕彦,是滩头朱家村人。眼前的一切,他一 清二楚,为 掩人耳目,故装聋卖哑,蒙混过关。次日,天刚蒙蒙亮,朱仕彦抢先到秧田,见干竹果然发梢,心下明白,便知此是“龙脉”宝地,于是,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换走了发梢之竹。
天已大亮,杨秋平师徒来到秧田看竹,见仍是一根干竹,心下甚疑。师傅说:“再放个鸭蛋试试”。师徒便找那“看鸭人”买蛋,是他却还蜷睡于河坎下打“呼噜”呢!叫他许久才醒来。师徒比手划脚好一阵才买了个鸭蛋,放至秧田中,便又走了。
到第二天凌晨,朱仕彦见蛋已出鸭,心中更明白几分,便又来个偷梁换柱,“将鸭换蛋”。等到天亮,那杨秋平来到秧田看时,仍是一个鸭蛋。师徒俩甚感奇怪。徒弟说要再试。师傅说:“不用再试了,反正‘龙脉’宝地座落于‘火坑里’。话说这‘龙脉宝他’,若有福之人得了,定可兴旺发达,若无福之人得去,便会祸殃全家”。说罢,师徒二人扬长而去。
话说朱仕彦装聋卖哑的目的就是想得到这“龙脉宝地”,可听那仙道这么一说,不敢贪心,生怕自己无福气,会惹祸上身,不知不觉便将此事抛于脑后。
未几,时值春插时节,“火坑里”那块秧田,秧苗茂盛,谁知在一个早晨,朱仕彦家的一群鸭婆却偏偏窜入那秧田中觅食,把一丘好端端的禾苗踩得乱七八禮。秧田的主人------近旁蒋坡村的大财主蒋仁五得知,火冒三丈,抡起扁担就追打群鸭。刹时,扁担四处起,鸭婆满田飞。禾苗全毁,鸭婆死光。朱仕彦的母亲闻讯赶来,又哭又骂,打滚放赖。也不知是伤心过度,还是天意的安排,老人竟然倒于田中,一命 鸣呼。
哎呀,不好!出人命案了。朱仕彦赶来,便拖蒋仁五进衙见官。县令说,仕彦之母的死,并非谋害,但与死鸭有关,又说,鸭婆吃秧也是无意,但仕彦家死鸭又死人,毕竟,损失不小,因此,当场断定蒋仁五以这丘秧田抵赏给朱仕彦了事。两家无话,就此结案。
朱仕彦在安排其母后事中,请了地仙。地仙说:“老人死在何处,就葬于何处。别看那是一丘‘冷水田’,却是‘火坑里’。‘宝地’难得,向南座北,好风水,好龙脉也。”仕彦心中有数,就这样按地仙说的,料理了其母后事。
说来也怪。从此,朱仕彦时来运转,财气通达,到袁州生意几趟,便发了大财,
后来干脆客居彬江,开起店来。接踵而来,又喜生贵子,取名朱琏。朱涟落地三天便会叫爹喊妈,朱涟是“天龙”降世,神仙下凡。
注:百度阅读搜索“三湖桔乡”可看全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