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5月16日共读《真相与错觉》第六天

5月16日共读《真相与错觉》第六天

作者: TA79魏明 | 来源:发表于2022-05-16 13:45 被阅读0次

    摘要:“为什么”让人们关注自身局限,而“什么”帮助人们看到自己的潜能;“为什么”会引发消极情绪,而“什么”让人们保持好奇心;“为什么”让大家纠结于过去,而“什么”帮助大家创造更好的未来。

    问“什么”而不问“为什么”会强迫人们讲述自己的情绪,一系列研究显示,这种做法确实行之有效。证据表明,将情绪倾诉出来,而不是仅仅体会,这一简单行为会抑制人类大脑激活杏仁核,杏仁核便是控制人们“战或逃”的指挥中心,这一行为反过来也会让人们保持冷静状态。

    一条黄金法则便是“为什么”通常会进一步帮助我们明白自身所处环境,“什么”通常会让我们更了解自己。

    从逻辑上来看,这也讲得通:如果不探索情感,人们就不能全面回顾经历;如果不探索事实,人们就会有陷入无效循环的风险。只有当我们同时关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真正的洞察力才会出现。

    英国伟大诗人约翰·弥尔顿曾说过,思想“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把地狱变成天堂”。我确信在某一时刻,你也曾陷入过这种自省的无限循环当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经历。人们可能会在脑海中不断回放某段对话,因为做了某件事(或没做某件事)而自责或是内心纠结,拼命想要弄清楚为什么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在那么多人面前我怎么能那么难堪?为什么还没摆脱这段可怕的关系?为什么我就是无法不吃那些该死的饼干、甩掉这个假期长的肉?每个曾陷入这种循环的人都知道,我们不会一遍两遍甚至三遍地问自己这些问题,而是反复追问,根本没心思去想其他事情。这种一心专注于自己的恐惧、缺点和不安全感的心理状态有个名字:反刍思维,它是自我反省的邪恶孪生兄弟。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反刍本身就是彻头彻尾的心理地狱,同时也是洞察力的巨大阻碍因素。

    感悟:对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个“反刍思维”,因为我经常会遇见它,读书自己达不到知行合一,做了自己不该做的事,等等,一遇见它我就时常自卑,感觉自己没用,什么也不想干。现在才发现其实它是一种正常的病,是可以“治疗”的。感谢朋友们提供共读的机会,让我可以学习,看到了除了窗户不仅还有门,而且还有这么多的地方!

    感恩:感恩两个儿子让我看到我真实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月16日共读《真相与错觉》第六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fw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