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千钧一发

千钧一发

作者: 荒荒写字生 | 来源:发表于2017-10-18 19:46 被阅读0次
    p1535555199.jpg

    《千钧一发》是安德鲁·尼科尔在1997年制作的一部电影。当时正是生物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代。关于基因和克隆的讨论在媒体上日渐增多。著名的“多利羊”的成功也是在1997年公布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家们开始思考未来的基因技术将会给人,给社会带来些什么变化。《千钧一发》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其中的思考却并不是技术乐观主义的。

    《千钧一发》设想了一个人们可以通过基因技术,对自身进行遗传学上的优化的时代。编导安德鲁·尼科尔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未被优化的人,他在这个未来主义风格的优化人社会中过得并不顺利,于是开始用欺诈的手段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千钧一发》所讲的并不是一个人反抗体制的故事,而是一个人怎么以一种反抗的姿态,向这个他痛恨的体制妥协、合作而获得成功的故事。

    在《千钧一发》的故事里,作为一个自然出生的自然人,在社会中是处处受到排挤的劣质人。他们出生时没有经过基因改造。而进行基因改造的好处不言而喻,有更强壮的体格,免于疾病的困扰,更快的智力发育。这些人得以出生想必是一个不可控的妊娠意外,又或是他们的父母还怀着对自然的最为虔诚的信仰。

    安德鲁·尼科尔的故事主人公

    他们是社会最底层,干着低贱重复的体力活。他们是不被信任的。获得一个理想生活的条件基于一个人的基因测试报告。他们所受到的歧视被称为“基因歧视”。

    所以在这种优胜劣势一目了然地情况下,人们转而求助人类的意志。这是自古以来人类就广为传颂的一个神话。意志犹如一种神力,使人类有了超越自己的局限的可能。尽管影片中的主角被医生断言他会因心脏病在32岁死亡。但他终于仰仗自己的意志力,仅仅是一种不服输的态度,打破了这一诅咒。

    19世纪的诗人兰波远离让他成名的巴黎文学圈,骑马穿行于非洲的丛林和大漠,他的右腿因非洲的瘴疠溽热和关节炎感染生了毒疽。他一度指望他坚强的意志能让他的伤腿免于伤痛,奇迹般地复原。但最终他那浪漫主义的勇气和意志没有保住他的右腿。

    电影是虚构的,但生活是真实的。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筛选行为无处不在。在古希腊时期,以好战著称的斯巴达人,他们就会抛弃那些刚刚出生的病弱的孩子,把他们扔在深水潭里。现代社会的人也不例外,每个人都难逃筛选。筛选是对有限资源的一种配给方式。也许我们不妨象电影里的主角一样走个捷劲,以我们现代人都不陌生的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也许我们应该相信,人类会在未来实现这种基因改造技术的运用。现在的生物学的发展,一天天地使这种技术更加可行了。我们天生就钟爱发达的四肢、俊美的外表,即使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也不会消除人类这种最原始的本能愿望。想不出有什么理由拒绝这样一种改造我们自身的技术?也许人类的渴望更甚于此。我们的内心最隐秘处仍是一个野蛮的躁动不安的斯巴达人。社会达尔文进化论就足以鼓动这些疯狂的人,使他们把自己的同类送进焚烧炉里。

    尽管影片中的主人公逾越重重障碍,借着另一个基因改造人的身份,最终实现了小时候自己的梦想,进入了太空——这原本看似是不可实现的梦想。他坐在发射舱里,内心感慨万分。但此时此刻,这个人并不完全是他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钧一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ge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