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进入“一诺千金"的社会。关于一诺千金的典故,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就已被人传颂。
一诺千金:诺指的是许诺,字面意思是许下的诺言犹如千两黄金般贵重。比如许诺之人言而有信,言出必行。一诺千金的典故最早出自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史记中的典故主要讲的是: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他在楚汉相争的时候作为项羽的手下曾多次使汉王刘邦陷入困境,挫败了他的行动,后来刘邦称帝后悬赏千金捉拿季布,由于季布平时信守诺言为多数人知,最后宫中多数有名望的人为他求情,使季布得以赦免。
中国早已有“一诺千金”的记载,为何中国信用社会起源如此之晚,而且还不完善呢?
在中国古代社会,这样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里,基本上就只有王才有信用,因此,也称为“王的信用”社会。整个中华帝国的金融体系是围绕着中央财政,自上而下的一个财政体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强大中央财政体系使得在急需用钱的时候作用巨大,征税能力超强,但是,也制约了现代信用体系在中国的发展,在历史上,只有王的土地、王的信用,导致了民间信用被极大阉割,人民的信用意识没法培养起来,甚至在现如今的股市中,A股市场上的巨无霸公司往往都是国有企业。
高度极权基因的长期存在,使得中国信用社会起源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一个完善的信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以信用体系发达的美国为例,法律制度的完善、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完整性、还有信用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是一个国家个人信用资本化的三大基础。

中国正在金融“一诺千金”的信用社会。
中国银行于1986年在中国范围内发行第一张信用卡——“长城信用卡”。30年过去了,信用卡在国内的使用情况却远不如美国那么频繁,在中国,基本上只有稳定工作、较高收入的公务员、白领、企业老板才能有权利申请信用卡。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推进,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使得几乎所有的成年国人都能够享受到信用社会带来的便利。

接着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火热势头,互联网金融产生的信用社会也是百花齐放,比如,芝麻信用分高的用户可以享受免押金住酒店、减免押金租房,甚至可以免掉几千块的押金租车出游!

中国的信用体系正在搭上互联网的高铁飞速发展。如此便捷的信用社会体系,也切莫忘了古时候“一诺千金”的故事,不要滥用自己的信用分,透支自己的未来信用,获得一时的享受却使得自己背上一个不诚信的标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