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编写可读代码的艺术-抽取不相关的子问题

编写可读代码的艺术-抽取不相关的子问题

作者: DZQANN | 来源:发表于2022-03-27 20:52 被阅读0次

这一节讲的是抽取代码,怎样压缩一个函数

代码块

包括for、if、try等等,代码块里面的内容应该只有一个方法,因为本身if这些已经是一些逻辑了,如果代码块里还有其它的业务逻辑,就说明这个函数没有做一件事

工具代码

对于写一个工具其实我们还是需要谨慎的。一提到工具类,至少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静态,而且写这种工具方法的难点就在于判断它应不应该是一个静态方法。

我觉得静态工具方法,首先要满足的一个要求就是不会变化。这一点其实是相对于单例Service来看的。Spring管理的单例Service相比于直接使用静态方法,优点就是可以方便修改实现。比如在我们的代码里,碰到要向MQ里发消息的逻辑的时候,会用到对应的MQ Service。这里就可以将业务代码和测试代码分别写一个实现,在两个地方分别注册实现。这样就可以非常方便的实现测试不会依赖环境。

静态方法比起我们的service,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好写。如果要写service的话还需要到指定的配置类中进行注册,所有的service都在那一个地方注册,就很容易发生代码冲突。静态方法就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包括我最开始接手扩展的一些接口,都是用静态方法做的service。

静态方法我觉得最好还要满足实现简单。如果一个静态方法的实现用了几百行,那很大概率会出现一个void的update函数的情况。这种时候其实不如把里面的实现都抽到一个类里面去,放弃静态。

创建大量通用代码

我觉得这里就是我们的项目可以优化的地方。我们的很多Utils会通过业务放在了很多零散的地方,DateUtil就有2~3个。这样就很容易写出重复的代码。最好可以聚拢现在的Utils,规范代码的位置。(好像已经开始做了)

相关文章

  • 编写可读代码的艺术

    【代码质量】: 代码行数、时间复杂度、内存消耗,准确率; 《clean code》:在代码阅读过程中人们说脏话的频...

  • 编写可读代码的艺术

    来源 《编写可读代码的艺术》 第2章 把信息装到名字里 1. 选择专业名词 找到更有表现力的词 2. 避免泛泛的名...

  • 编写可读代码的艺术

    以下是书里文字的引用与整理 前言 可读性基本定理:代码的写法应当使别人理解它所需的时间最小化。 一、表面层次的改进...

  • 《编写可读代码的艺术》

    1.调整心态认识到编写可读代码的必要性。在编写可拓展代码,可用代码和可读代码之间的优先级,编写可读代码较高;克服思...

  • 编写可读代码的艺术

    1.写在前面 最近花了一个周的零星时间,看了《编写可读代码艺术》,收获颇多。虽然平时也经常使用书中提到的一些方法编...

  • 编写可读代码的艺术

    "阅读本文大约需要 5 分钟" 很多程序员在学习一门新的编程语言时,会先学习基础的语法和自带的基础库,稍加熟练后便...

  • 编写可读代码的艺术

    先放大佬的视频教学地址:https://github.com/biezhi/write-readable-code...

  • 编写可读艺术的代码

    前言 编写代码,实质是在梳理逻辑,为了完善整个逻辑流程,我们借用编程语言的变量、函数、流程控制、循环、注释、方法等...

  • 代码可读性

    这是一篇结合项目代码与《编写可读艺术的代码》一书结合的读书笔记 代码应当易于理解 《编写可读艺术的代码》这本书告诉...

  • 读《编写可读代码的艺术》

    《编写可读代码的艺术》是与Clean Code相似的书,提供改善“丑陋”代码的技巧。本书193页,共16章内容。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编写可读代码的艺术-抽取不相关的子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hm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