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三月兔亭创业咖啡馆。
Derek Li 梳理书本脉络,分享实操经验。Derek Li(李麟德)首先为大家梳理了《30天软件开发—告别瀑布拥抱敏捷》一书的脉络,并穿插了自己的实际经验,对大家阅读此书提供了很好的引导。
Finisar Corp. 的开发团队分享敏捷实施经验。茶歇之后,FinisarCorporation软件服务部门的三位小伙子(dev,PO,SM)给大家介绍了他们实施敏捷六个月的美丽与哀愁。他们充满激情,斗志昂扬,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活动举办的非常成功,大家踊跃发言,碰撞思想的火花,也非常期待第二季和第三季的读书会活动。
与会者进行自我介绍与分享。我从2010年开始接触敏捷,今天当我再回头看看这些年的历程,也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的体会。首先,让我从一个问题开始。
"Cartman,你说的敏捷(Scrum)对人的要求太高了!"这是我每次讲敏捷的时候,大家都会问到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结论如何,请大家耐心看完,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答案。
敏捷是什么?敏捷就是敏捷,就是快。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为什么要敏捷?为什么要快?处在今天这样飞速发展的时代,昨天你刚有一个想法,今天很可能有人已经实现,今天还很有创意的idea,明天可能被更好的打败了。这是不幸,还是机会?就看你从什么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唯有一点,如果你不变,别人会变,你不适应,别人会适应,你不快,别人会快!你是要主动出击,还是被动追赶,取决于你当下的决定和行动。你能指望一个做了超过半年的项目投放到市场上后依然保持领先?十年前或许可以,但绝不是今天。所以你要快,快过客户天马行空的想法,快过竞争对手策马奔腾的追赶!“这不现实,Cartman”,所以你又想说服自己这不可能么?当你的字典里始终保留“不可能"三个字的时候,你就永远不可能成功。
敏捷是一种改变,一种革命,一种对现行模式的冲击,所以要想走的好,走的远,我认为,对每个人都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做敏捷的人要有信心
要相信敏捷一定可以改变现状,重塑自我,超出客户预期,完成所谓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下两张图示VersionOne在2013完成的第八次年度敏捷状态调查,(最新的2014年度敏捷调查将会在近期提供,大家可以关注VersionOne网站,twitter以获得最新消息)
http://www.versionone.com/pdf/2013-state-of-agile-survey.pdf
很多人都说,要在公司推行敏捷,一定要高层领导支持,我完全同意。如果碰巧,高层领导很懂敏捷,就更好了,这样在他碰巧有空的时候可以让销售,市场,研发,采购,质量保证等职能部门坐到一个桌子前一起敏捷。可是,我们真的能有这么多碰巧么?我们的现实是怎么样的?如果高层领导给你机会,让你敏捷,一定要抱着他的大腿,连说感谢,因为,他给了你改变世界的机会。接下来的事,就是每个人,每个"你",每个"我"要去做的事,让他相信,他做了正确的决定,给他信心,让他信任你,可以一如既往的支持你。
“信任是一种很难定义的事物。社会学家将之称为社会资本。他们发现,信任是由事件驱动的,小而频繁的表现或活动,较之那些大但只是偶尔发生的表现或活动而言,更能增进信任点的产生。”
“在课堂上,我会设问女学员与某位男士第一次约会后的感觉。我会假设她的那次约会很愉快,但是之后两个星期他都没有给她打电话;而某一天,他忽然满脸歉意地拿着一束鲜花出现在她家门口。我要他把这位男士和另一种类型的男士进行比较。另一种类型的男士,会在当晚约会回家的路上给他发短信说,‘今晚和你在一起的时光太美好了,我真的很想能够再次见到你。明天给你打电话可以吗?’并且第二天真的打电话过来了。猜猜女学员更喜欢哪一位?微小表现往往不费分文,较之那些大而昂贵(甚至夸张)但偶尔发生的表现而言,能够建立更多的信任”。--DavidJ. Anderson《看板方法:科技企业渐进变革成功之道》
二.做敏捷的人都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
敢做,做一切敏捷推崇的实践,“敢”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谋定而后动的智慧。有计划有策略的引入敏捷思维方式和做事习惯。敢做决定,敢改变现状,敢提出建议。敢错,不确定是这个世界上最确定的事,做任何事都不能保证一次成功,人类的进步本身也是不断试错,不断前进。在敏捷实践中更是如此,既然是一场革命,就要坚持到底,错了不可怕,错了可以改,怕的是人人墨守成规,抱着长期以来所谓的"我们公司就是这样"的想法,不思进取。敢破,破除一切不合理的现状,连问5个为什么,把问题想清楚,从根本上找到解决方法,而不仅仅是用所谓的临时方案。当你的系统里到处都是临时方案的时候,那就不是风险,而是灾难了。敢想,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跳出当前的条条框框,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思维定式当中。
“第一次参加腾讯的培训时,老师提了一个问题:用一东西比喻管理是什么?给7个小组5分钟时间讨论,然后分别上台分享他们自己的思考。首先让我吃惊的就是各小组的队名——三年过后不太记得了,只留下“超出我想象”的印象;接下来让我吃惊的是每个组抢着上台发言,气氛之活跃令我吃惊;最大的感受来自各小组的回答。第一组上台讲管理是旗帜,然后从愿景、方向、规范、节奏、沟通5个角度进行解释,我心里想,接下来的小组有麻烦了,第一组似乎把标准答案讲出来了,其他小组该怎么办啊?没想到第二组上来讲的观点是管理是梳子,然后从规范制度、融入其中、引导带领、结果是流畅/目标导向四个角度进行了解释,与第一组完全不同的思路。我心里为后面的5个小组捏了把汗,结果他们分别从汽车、牧羊犬、智能手机、围棋、积木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每个组都有道理,并且一个比一个好玩,讲述间充满了欢笑”--徐昊马斌《时代的变换 互联网构建新世界》
三.做敏捷的人要谦虚。
所谓谦虚就是要好学,不停的学。学习分两种,一种从自身的经验中学,一种从别人的经验中学。全世界有很多企业,机构,团队实施敏捷,有那么多的网络资源,书籍可以学,每年有很多敏捷的活动在世界各地进行,这些都是你进步的阶梯。学完以后要用,用完要总结,总结完再和大家分享,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发思考。
“当然,我们不仅仅可以向自己提问,也可以向其他人提问,向高手求教,向智者参习。但是归根结底,这些问题还得需由我们自己来解答,别人的帮助只是一种推动,但心智构建的过程是无法由他人替代的。
因此,问题是将我们引向深度学习的起点。一位优秀的深度学习者,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提问者,他从阅读、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先解答表层的、容易的那部分,留下深度的、探索式的问题给自己,被问题所困扰和折磨,同时开启之后的求知之路。”—采铜《深度学习的艺术》
我们回到文章开头提的问题,敏捷(scrum)对人的要求高么?抛开敏捷这个框架,我们从个人成长这个方面来说,大家觉得上面说的这些要求高么?我们所处的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安于现状就意味着落后,这些要求不是敏捷对你的要求,这应该是你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而这一切一定都是值得的。当我们把一切都融会贯通的时候,又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比"为快不破"更高的“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By 吴继宗(Cartman)
--------
关于瀑布和敏捷面临的“测不准问题”,这是误差和置信度的关系,在动态信息量不增加的前提下,我们来对比一下瀑布和静态而机械的敏捷:
1.瀑布用文档和合同硬性限定置信度在较高水平,导致结果与客户需求的真值有较大误差;
2.不大幅改进交流的信息带宽的静态而机械的敏捷,会走到另一个极端,虽然每次交流都较低误差逼近了客户的数学期望,但前提是总有某些横生枝节的需求不得不舍弃。客户的需求可视化分析后增加一维权重指标成为“需求地图”,一旦客户的需求地图在开发期级别的时间尺度上,因为样本的增加而发生了重大的重心偏移,瀑布就成了守株待兔,而静态而机械的敏捷就成了刻舟求剑。
所以表面上的瀑布与敏捷之争,是客户承诺的误差和置信度问题,背后核心是客户需求全面化清晰化过程中的测量如何收敛的问题。只有更高带宽的动态自适应的真正敏捷,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提出这个问题时的认识,距离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还有一定距离。
此外,敏捷和瀑布并非完全对立,完全的敏捷过于理想,我们人的学习能力和沟通水平成了瓶颈,并且人的信任和信心毅力也不能无限透支。有机结合是现阶段必然的过度。
By 范磊
整理:Fei
---------
感谢贡献者:
Jim Wang
Derek Li
蜂蜜笔记团队
三月兔亭创业咖啡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