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都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都是故事;今生再大的事,到了后世什么都不是。人生就是一趟旅行,一路上有艰辛,有欢喜,道路不同,结局也不同。目光所及的是眼界,内心所想的是境界。如果你感觉每一步都很吃力,说明你在走上坡路;如果你觉得毫无压力,说明你正在走下坡路。

也许平时太忙碌,我们总向往清闲,但凡是能够享受清闲的人,绝非等闲之辈。我经常思索,当代文人要做到清闲,真不容易。因为只有无涉功名利禄、声色犬马,才能安居陋室,与笔墨纸砚为伴;因为摆脱稻粱之谋、余财之诱,才能稳坐拜毯,心平气静地做功课。闲适之清雅,不在器物琳琅,而在于心能托靠真主。

人总要有一些坚守的东西,不能成为一滩任人踩踏的烂泥巴。底线是一个人最后的坚守。底线被突破了,人生就彻底被打垮了,尊严尽失。底线是一个人的信仰理念和精神操持,底线的突破,势必导致道德沦丧,良知泯灭,人性堕落。一个缺失底线的人,道德的天平就失去了平衡支撑点,再好看,也徒具一副空皮囊。

人生从来不缺少故事,只是缺少对故事参悟的心。叔本华曾说过:“据希罗多德说,薛西斯检阅自己的百万雄师时,想到百年之后竟没有一个人能幸免黄土一抔的归宿,感慨之余,不禁泫然欲泣。”真主说:“他要赦宥谁,就赦宥谁;要惩罚谁,就惩罚谁。天地万物的权力,只归真主;他是最后的归宿。”(5:18)
文/马石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