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见的老同事芝,昨天突然微信上互动我,因为我点赞了她们公司马上要举办的一个活动,恰好她想邀约人去参加活动,问我想不想参加,聊了几轮后并约定今天一起喝个下午茶。很久没见面了,虽然也明知道她还是会习惯性的在她的保险业务上提及一二,并且我也知道的互动话题可能并不一定会是那么的同频共振,但有人约访,还是很惊喜!
有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建立,有时候真的需要靠利益建构,人是十分社会化的物种,但同时也是极其懒惰的。前两年做保险真是深切的体会到人际互动带来的情感催化,虽然说很多人觉得保险人员十分讨厌,一遍一遍的上门,很多时候客户并不一定对保险业务员有什么实质的利益诉求,但是到最后客户会因为这份常来常往的人际互动买单,哪怕客户很清楚对方的目的,这恰恰说明人类是社会关系的物种!同时,我们进行人际互动有时候很需要一个媒介,利益有时候就是这媒介,从某个角度来说它是良性的,不然大部分人都懒在自已的世界里了!
比如说像我,就有很深切的体会,当时因为业务的需要,不得不拓宽人际圈,与更多的朋友去互动,虽然因为内在自我价值感不太稳定,被拒绝时难免很受挫,但是确实适当的人际互动也是很让人开心的。但是从去年开始,我不在有业务需要了,我就明显社交的积极性就下降,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反而没有理由,如果约了对方几次都没空的话,哪就是很久也不会积极主动!没有利益就容易陷入情感投入的不平衡,所以想想人性有时候真是浅薄!
武志红老师说过:坏关系胜过没有关系!还真是经典,哈哈,所以当你不想主动,别人主动就显很美妙了。今天和芝家长理短很久时间,主题围绕中年人家庭压力在转,我其实很想讨论一下女性怎么样在困境中去创造环境实现个人价值,但是芝并不是一在这方面十分有想法的人。我十分享受精神上的共振,但显然和芝是没有办法的,本质上我们性情上有很多的不同,所以讲讲家庭压力也好,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共振不共振并不重要,重要的时候我们需要找人聊聊,我顺便再把我需要找兼职的这个信息传播了一下,既然没有办法全职工作,那么兼职是我唯一的出路,个人力量有限,虽说不一定能帮得上忙,但也不好说,宣传下总是不会错的。
这两年确实在人际互动我也是变化挺大,之前在和半熟朋友面前,我会特意隐藏生活中不如意以及自己的缺点,但现在显然我随意多了,难道是中年油腻女的关系?年轻时候不懂为什么中老年会那么不注意形象,现在完全可以理解了,生活不是活给别人看,自己舒服才最重要,当然,舒服的前题不能伤害别人,我们讨厌的油腻也许是因为有些人放过了自己而伤害别人。年轻太在意关系,年纪大了对关系破礶子破摔了,这都是不良互动!
关系中隐藏太深,只展示优点,这是不信任的互动,既是关系的不信任,也是对对方的不信任,更深层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我们不相信对方是真正喜欢自己本人,长期用不信任的互动,关系本身很累的也是长久不了的。
年龄渐长,看事物更加客观,好与不好,真的是自我的主观体验,你相信自己,无论外界怎么评价,都会对自己充满信心。你若不相信自己,外界夸赞再多,自己也会找出毛病来自我催毁,风雨不在外面,全在心里。
近2年很多鸡汤文说:放弃无效社交。什么叫无效社交,站在利益位置还是情感位置?就像我的今天?有效还无效?人那么的多面复杂,所有的言行的都有其潜在的心理动力,当下存在就有其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