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看《中国诗词大会》随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中时,班上爱好文学的同学创立了一个诗词活动小组,我也加入了,后来因学习紧张,活动小组在无声无息中夭折了。因为那时我们一个共同目的是,好好读书跳出农门,而不是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青年时,萌生过当作家的幻想,因为生计又放弃了那份冲动,回归现实。
现在空闲的时间多了。自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又再次点燃了我的诗词写作热情。每天翻阅《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网上浏览下载诗词。
诗词大会的每期每场我几乎都看。抢答现场不分年龄,不分身份,纯粹是百姓的舞台,只要你爱好诗词,有足够的诗词储备,能够从众人中脱颖而出,你就可以站在这个舞台。“飞花令”、“超级飞花令”、“诗词接龙”,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也使选手更加紧张刺激,观众也看得心潮澎湃。主持人、嘉宾老师的剖析,使人增长知识,更多了解到诗人词人的创作背景、人物性格、以及古人的生活等,还可从诗词语言本身产生更多联想,领略诗词之美,令我更爱好诗词。
中国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明中的瑰宝,它之所以长盛不衰,流传至今,就因为它读来朗朗上口,老少皆宜,可以增长知识见识,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它可以让后人从中了解到古人的生活,那时的自然环境之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以让后人明白许多道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等等。成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有国才有家,先国家后小家,为国尽忠,为家尽孝。成就了中国人热情好客,广交朋友的性格,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倡导“命运共同体”,大家的事情共商、共建、共享,为建设和平稳定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激励中国人自力更生,不畏艰难,奋发图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兴则中国兴,文化强则中国强。中华诗词是我国的文化宝库,源远流长,也是中国文化的根。新时代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在全社会倡导学习中国诗词,形成良好的学习诗词氛围。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