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流的git工作流模式有git flow、github flow、gitlab flow这几种,采用不同的代码分支策略,意味着实施不同的代码集成与上线流程,这会影响整个研发团队每日的协作方式,因此研发团队通常需要认真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分支策略。
对于Git flow的工作流程,可以参考下面这篇(我个人比较推崇阮老师的博客,里面干货很多)
Git工作流程-阮一峰的博客
这篇是gitlab的CEO Sytse Sijbrandij写的一篇关于gitlab flow的blog,里面其实三种策略都有写到,并总结了优缺点,官方推荐
GitLab Flow
这篇是上面那篇gitlab flow博客的中文翻译,翻的很不错,英文不好的可以直接看这篇
GitLab Flow的使用
代码管理策略主要有主干开发和功能分支开发这两种,功能分支开发又分为以下几种主流模型,几种模型各有所长,下面简述一下
- git flow:出现时间最早,基于git的workflow的开山鼻祖,可以说给出了一个git flow的最佳实践,缺点是流程比较复杂,release branch和hotfix branch几乎没人使用,另外需要长期维护master和dev两个分支,在规模不大的场景下维护成本比较高
- github flow:相当精简,只有master主干和feature branch这两种,结构相当清晰,缺点是master默认为当前上线的最新版本,在对于版本管理要求比较复杂的场景下灵活性不足
- gitlab flow:出现的最晚,可以说集合了前两家的长处,既保证只有一个长期主干,结构清晰,同时也定义了不同场景下的branch,增强了灵活性。
像谷歌、脸书这样的互联网大咖,现在采用的都是主干开发模式,即只有一个master主干,所有的代码合并都在主干上完成,优点是结构清晰,特别适合快速的CI/CD流程,但是对于团队的技术能力要求非常高。目前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一般都采用功能分支(feature branch)的开发模式,在开发人员能力良莠不齐的情况下,相对来说对于代码的掌控能力比较好。
对于几种模式的使用场景,如下表所列:(列表来源:极客时间王潇俊的持续交付专题)
序号 | 情况 | 适合的分支策略 |
---|---|---|
1 | 开发团队能力很强,需要快速的CI/CD能力 | 主干开发 |
2 | 有预定的发布周期,需要执行严格的发布流程 | Git Flow |
3 | 随时集成随时发布,分支merge后经过评审就可以自动发布 | Github Flow |
4 | 无法控制准确的发布时间,但又要求不停集成 | Gitlab Flow(带生产分支) |
5 | 需要逐个通过各个测试环境验证 | Gitlab Flow(带环境分支) |
6 | 需要对外发布和维护不同版本 | Git Flow(带版本分支) |
其实不管是选择哪种分支策略,都是基于Feature Driven Development(FDD)原则进行项目管理,既先要有issue(需求)输入,建立对应的功能分支(feature branch)再进行代码开发,完成之后合入主干,同时删除该功能分支。
个人认为对于中小型的团队来说,github flow已经足够完成需求,并且由于微服务架构的流行,一般工程都已经按照服务进行拆分,每个服务一个repo,需要同时进行复杂版本管理的场景不是很多。而现在一般在内网部署都是采取gitlab,所以下面就来说说怎么在gitlab里实施github flow(听起来有点绕口-__-)
-
repo的maintainer在issue上创建问题(新功能或者bug fix),指定issue的接收人或者由团队成员自己认领,并创建对应的feature branch,这点gitlab比较强大,可以自动创建issue对应的功能分支,github好像没有这个功能,需要开发人员手工创建并关联到issue
git.png -
负责处理的issue的同事Bob checkout这个特性分支(首次开发的话也可以clone这个仓库并切换到该功能分支),注意本地的分支名字需要和远程保持一致,否则push的时候会有问题
I:\msaworkspace\bocsh-service-base>git checkout -b 1-test-issue origin/1-test-issue
Switched to a new branch '1-test-issue'
Branch '1-test-issue' set up to track remote branch '1-test-issue' from 'origin'.
使用git branch
查看,发现已经checkout成功并切换到1-test-issue
这个分支上了,并且本地的1-test-issue
和远程仓库的1-test-issue
分支已经建立了追踪关系
I:\msaworkspace\bocsh-service-base>git branch
* 1/test/issue
master
- Bob在特性分支上进行工作,并每日push代码
I:\msaworkspace\bocsh-service-base>git commit -am "test issue track"
[1-test-issue 08972ca] test issue track
1 file changed, 1 insertion(+)
I:\msaworkspace\bocsh-service-base>git push
Enumerating objects: 17, done.
Counting objects: 100% (17/17), done.
Delta compression using up to 4 threads
Compressing objects: 100% (6/6), done.
Writing objects: 100% (9/9), 632 bytes | 316.00 KiB/s, done.
Total 9 (delta 3), reused 0 (delta 0)
remote:
remote: To create a merge request for 1-test-issue, visit:
remote: http://22.196.66.28/7310754/bocsh-service-base/merge_requests/new?merge_request%5Bsource_branch%5D=1-test-issue
remote:
To http://22.196.66.28/7310754/bocsh-service-base.git
498d77f..08972ca 1-test-issue -> 1-test-issue
这边注意Bob直接使用了git commit -am参数
这个相当于
git add .
git commit -m
同时因为指定了跟踪关系,所以可以直接用git push
命令进行推送,git会自动把当前的活动分支的代码push到远程的对应分支上去(还记得前面说的建立对应跟踪关系吗),同时git提示我们可以create a merge request去申请把1-test-issue分支合并入master主干
同时项目管理人员(一般是这个repo的owner或者maintainer)还可以通过点击issue页面对应的分支,查看该分支是否被认领,以及该分支的工作进度(Bob,你有木有每天认真干活啊)
-
Bob认为功能完成并本地测试通过,在gitlab页面上提交一个merge request
git4.png
title这边填写本次MR的标题,description这边填写主要提交的内容,注意必须要包含Closes #1关键字,这样在merge成功后会自动关系关联的issue(gitlab真的很方便,github里面这些都是要自己手写的)
这里的选项可以指定审核人,给MR打标签等等操作,注意有两个选项
- Remove source branch when merge request is accepted.
这个会在合并成功后自动删除对应的功能分支 - Squash commits when merge request is accepted.
在合并后自动创建一个commit节点,因为git的合并有两种模式,快进模式只会直接改变HEAD指针的位置,不会创建commit id,这边为了流程清晰还是建议创建一个commit id
-
maintainer审查代码,确认ok后将合并入master,同时删除该特性分支,并根据#close这样的关键字自动关闭issue
git6.png
如果项目集成了gitlab ci的话,这边还能看到持续集成的结果,从上面的页面看到持续集成pipeline的测试和构建也都通过了,点击change选项卡可以查看改动的地方,审核无误后点击merge按钮就可以合并入master了
git7.png
这边看到已经成功合并入主干,同时这个特性分支也自动删除,并且自动关闭了关联的issue -
如果是准备上线的版本,那在合并成功后还需要打tag,以便于版本的追踪,我们这边设置为1.0版本
git8.png
版本打成功后,在tag页面可以看到历史版本记录以及对应的commit id
git9.png
总结:基于issue的项目管理(FDD),非常便于项目的跟踪和代码审核、版本历史检索等,中小型团队建议实施github flow工作流模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