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在人生第17期《丰盛之旅》~善待自己

自在人生第17期《丰盛之旅》~善待自己

作者: 实现幸福的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2-05 21:15 被阅读43次

分享如何知行合一

美好的一天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祝大家一天好心情一天奇迹不断。和老师一起正诸先觉考诸古训,一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起习圣人之学过自在人生。感谢古圣先贤们的点滴骨血和老师的分享。感恩列祖列宗。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知善知恶冥想

我是觉,这一切都是我创造的,这不是真的,这只是我做的一个梦而已。

我是觉,我是丰盛,我是快乐,我是无限。在我的梦里面,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我创造的,我对他们无条件的赞赏与感谢,我对他们负百分之百的责任。

感恩我做了一个如此逼真的梦。天才的编剧,天才的导演,天才的演员,天才的创造。把我从无限的存在变成了有限的个体,忘了自己是无限的丰盛,无限的智慧,无限的力量,而觉得自己是匮乏的,渺小的,受限的,不足的,觉得这个梦是真的,梦里的人事物有力量,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奇迹。

感恩我瓦解了这个模式并从中收回了能量,感恩我远离了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今天的分享,丰盛之旅,也还是关于如何去知行合一,

其实丰盛之旅就是喜悦之道,只是换了一个词来表述,也就是说喜悦之道是知行合一,丰盛之旅还是知行合一。

丰盛之旅应该是最后一次为大家分享了,就是从下期开始,可能就没有丰盛之旅这堂课了,

因为你把喜悦之道做到了,你一定丰盛,所以踏着喜悦的道就在丰盛的旅途上,

我们把今天的丰盛之旅,再跟大家去讲解一下,上一堂课跟大家讲了喜悦之道,就是知行合一你要做三点。

第一点,当你有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时候,臣服接纳和平去做。

这个是喜悦之道的一部分,这个很重要,因为我们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你会面临不得不做的事情,包括我自己呀,我就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

比如昨晚答疑解惑跟大家分享的一个故事,就是儿子要看奥特曼大电影,但我不喜欢看呢,

我就问我自己,这个是不是我不得不做的?是呀,因为没有人,除了我没有人陪他看了,只有我陪他看啊,我要不给他看,他就看不了。

那这个呢对我来说可不可以臣服接纳?可以呀,所以我就臣服接纳和平去看,所以现在老看动画片,看熊出没呀,看奥特曼啊,都是陪着孩子看嘛,

但是你如果说陪他去看,你内在还抱怨,你内在不享受,你在抱怨这个电影一点都不好,或者这个电影演的太劣质了,或者这个电影一看就是骗小孩儿的,太低智商了,或者说浪费我的时间呢,或者说总归你是感觉不好,那你这个电影啊,你看了也白看,

什么叫看了也白看?就是你在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如果你的感觉是不舒服的,感觉是抱怨的,你就正在创造一个不好的未来,你就再让所有的丰盛远离你,

但如果你在看这个电影,你是和平的,你是接纳的,你是臣服的,总归你没有情绪,你就让丰盛在接近于,你理解了吗?

也就是说,和平在接纳,不和平在抗拒。和平在接纳所有的美好所有的丰盛。不和平就在抗拒所有的美好所有的丰盛。

所以第一点,喜悦之道 知行合一,就是你在有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时候,能否臣服接纳和平去做这个,大家理解了吧,

那第二点呢,更是喜悦之道的重中之重,就是每个当下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你最兴奋的,做到极致,对结果零期待。

这个呢是干嘛呢?是让你主动去做你最渴望的,主动去做你内在有触动的,有连接的,有感觉的,有感应的,你想做的,你开心的兴奋的,很幸福的事情,这就是踏着真我的节拍,跟着真我走,

第一呢,这会让你很享受,让你很舒服,很清静,很法喜,当你做你快乐的事情的时候,你内在是喜悦的,

所以呢这个时候,你就是在连接的,就是合一的,这个时候呢,你就在接纳所有真我给你的礼物啊,

你要明白,再说一下,所有的创造99%在无形世界完成,或者这样来讲,就是你人生当中的所有的创造,

这个所有的创造,包括财富怎么到来,什么途径,什么项目,什么贵人,什么时间等等这些细节,

创造的细节99%在无形世界完成,由谁完成?由真我完成,然后由你的振动来接纳,

只有1%是你的行动完成的,就是你跟着走,你踏着兴奋的这个脚步呀,就是一步一步的走,你就接收到了,

所以第二步,是你要主动做的,就是每个当下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你最兴奋的做到极致,对结果零期待,如此你就进入了梦幻王国,就进入了奇迹世界,

你的人生你就会发现,这个财富从四面八方涌向你,或者美好的东西从四面八方涌向你,让你应接不暇,因为你进入了奇迹世界,这是第二个也很重要。

那今天呢跟大家分享的丰盛之旅,讲一讲第三个,上一堂课没讲,叫善待自己,

善待自己,很多方面啊,很多方面要善待自己,今天跟大家去解释一下,

把图标发给大家,就是我们说的知行合一,你要做三点。

上一堂课没有讲善待自己,这堂课跟大家重点讲一下,什么叫善待自己?

其实还是喜欢之道,但是分开来讲,因为呢它的侧重点不一样,让大家从不同的侧面来真正理解什么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1、面对不得不做的事情时,臣服接纳,和平去做;

2、每个当下,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去做自己最兴奋/渴望/快乐/喜悦/享受的事情,做到极致,对结果零期待;

3、善待自己。

来看知行合一的第三点,善待自己。

为什么要把这一点单独拿出来讲呢?因为你来看这四个功课,狂野想象,赞赏感谢,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这是自在大学给了大家的四个功课,你在生活中落地实修的四个功课工具。

你看狂野想象不牵扯到其他人,因为狂野想象也好,宇宙订单也好,白日做梦也好,都是你自己对自己下功夫呀。

你在白日做梦,那谁知道你在白日做梦呢?你自己在下宇宙订单,也不用告诉别人呐。所以它不牵扯到别人。

那赞赏感谢呢,它也不牵扯到别人的,你悦花悦有你牵扯别人吗?不牵扯别人呀,你自己在心里面悦花悦有呀,别人都不知道你在干什么。

那同样的感恩奇迹,如果你写感恩日记,你感恩这一天,你也是默默完成的,你也不牵扯到别人。

那格物致知呢,一样的,你也不牵扯到别人格物致知,当你情绪起来的时候,你自己就在自己开始体验情绪呀,自己对自己下功夫呀。

比如你自己躺在床上,闭着眼睛,自己就体验情绪,那谁知道你在干嘛呢。你不牵扯到别人,别人还以为你在睡觉呢。

就包括知善知恶这个冥想,你心里默念知善知恶这个冥想,我是觉,这一切都是我创造的,这不是真的,这只是我做的一个梦而已那别人也不知道呀,你又没念出声,别人也不会觉得你神经病,因为你自己默念嘛,他都不知道你脑海中在重复什么东西。

但是知行合一不行,知行合一会牵扯到别人,明白吗?

就是我们讲的前面这两点啊,他一定会牵涉到别人,那牵涉到别人,这个时候你能不能爱自己,就是善待自己,知行合一呀,

因为第一点,当你有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时候,臣服接纳和平去做,好像你顺从了别人

我们说的这个工作不得不做,比如说,你的父母年纪大了,不得不照顾她。比如,有一些家务劳动,不得不做,这些东西吧,他好像是你顺从了别人,

但是第二点可是一点都没顺从别人了,他完全考虑的是自己,

就是每个当下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你最兴奋的做到极致对结果零期待,那这点就需要你善待自己了,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这绝对不是自私呀,你可把这个,跟自私区分开啊,把这个跟自私区分开,

你看我们的古圣先贤有一句话呀,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就是因为一个发音的不对啊,这个话误导了几千年了,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个为呢就变成了那个四声掉,比如说微为伟为,大家知道那个声调吧,四声调,四声调的人不为己,就为了自己的为,为人民服务,我为了谁,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什么意思?如果人不自私呀,天诛地灭。

你看这个话怎么讲呢?这个话古圣先贤会教你这个吗?教你自私,教你坑蒙拐骗,只为自己好吗?不管别人死活吗?告诉你如果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吗?

很多人就拿这个话来为他挡别人的嘴呀,你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我得先考虑我自己。不是的,家人们。

这个为在这个地方读二声调。人不为己,成为,作为,明白吗?

人不为己,就是人不能成为他自己,天诛地灭。这个就完全讲的通了,为什么呢?为什么要成为自己呢?

成为自己就是诚意呀。就是我们说的你能诚意吗?你能和真我链接吗?

我们很多人就是不诚意呀,不能做他自己呀我们很多人就是内在良知告诉他,你现在要去散步,这是为己呀。可是他头脑的声音是我要去赚钱。

你看看良知告诉你,现在去打球吧,可是头脑的声音是我要去写作业,你看这就是人不为己啊,就是不成为你自己,明白吗?

成为你自己就是真正的那个你,真正的那个你就是良知光明的你,就是合一的那个你,就是连接的那个你,就是本自清净的那个你呀,所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人不为己为什么会天诛地灭呢?天地就不管你了嘛,

孔老夫子说的,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那个天地,就不能位焉了,就是天地不能各负其位,各司其职了,

就是因为你内在的这个频率,你内在呐你不为己,你自己的那个频率是恐惧的,不开心的,焦虑的,闷闷不乐的,郁郁寡欢的等等你只要是这个频率,你外在好不起来。

现在讲课讲多了,我容易窜,窜就是我想不起我再哪讲的了。可能是昨天答疑解惑吧,我打了这个比喻吧,

就是你外在的境遇,它就像泡泡。金刚经里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你外在所有的境遇,健康 财富 情感,一切的境遇,这就叫一切有为法。

你现在的状况是什么?你的现状是什么?你住的房子,你开的车,你的工作环境,你的银行存款,你的物质生活条件,这都是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什么意思?你应该怎么看,明白吗?就是感官的转移呀,奇迹是感官的转移呀。你应该这么来看,就是应作如是观。

怎么来看呢?但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呀这就是六如呀。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

我们就说一个,如梦幻泡影的水泡,泡沫。我们说泡沫经济,泡沫意味着容易破裂。

就是你现在的存款数字,你家里的墙壁,你的住宅,你的汽车,你的身体,你所有的境遇,就是你的所有有为法,它就像一个泡泡一样,就像一个泡泡,把你这个肉身给包裹起来了,

那这个泡泡是不是很容易破裂呀?这个泡泡很容易破裂的。那这个容易破裂的泡泡告诉你什么呢?就是你的境遇很容易转变的。

但你的境遇为什么没转变?你知道支撑这个泡泡的是什么吗?

支撑你这个泡泡的,包裹把你这个肉身包裹起来的有为法,就是你所谓的现状境遇,你所谓的你的经济条件,你的情感状况,你的身体状况,这些所谓的泡泡把你包裹起来的

比如你说你负债一个泡泡,你工作收入不高这还是个泡泡,如果你现在住房不理想这还是个泡泡,如果你开的车不是很好这还是个泡泡,这个东西很容易消失。

多容易消失呢?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啊,就像水泡一样的,可以转瞬即逝,

但他为什么没消失?这你就要明白,支撑这个泡泡的是什么?

支撑这个泡泡的是你的状态,是你的感觉呀,你明白吗?

就是因为你的感觉在支撑这个泡泡,你的感觉让这个泡泡持续或者消失,明白了吧,

那你的感觉是什么?如果你的感觉是不开心匮乏的,就是你不管是恐惧,焦虑,匮乏压力,担心,失望,总归是感觉不好。

就是说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负面情绪啊,恐惧焦虑,压力,失望,担心悲伤等等后悔,总之你感觉不好,

这种感觉不好在支撑这个泡泡,支撑什么泡泡呢?支撑一个匮乏的泡泡,

就是你这个感觉在支撑这个泡泡,这个感觉支撑一个匮乏的泡泡,

所以呢,你的状态是第一位的,

那就是,你现在能不能由你的感觉不好的状态变为感觉好的状态,这就是问题的根本了,这就是泡泡要消失的根本,

为什么你变不了?就是99%的人他是怎么呢?他是一直感觉不好,

他不知道这个泡泡是易变的,他不知道这个泡泡是很容易消失的,他看着这个泡泡,这个泡泡里面住房他不满意,泡泡里面汽车他不满意,泡泡里面他的财产收入他不满意。

泡泡里面总觉得不满意,他看着这个极易消失的泡泡,他不知道这个泡泡很容易消失,他根据这个泡泡,然后又产生了情绪。怎么呢?

你看我的住房不满意,我开的车我不喜欢,我的收入我不想要,然后呢等等我不满意。

他持续地产生一种感觉不好的状态,这个感觉不好的状态,在持续的支撑这个匮乏的泡泡持续存在,你明白吗?

这就是为什么你的境遇变不了啊,因为你一直在给出去一种匮乏的感觉,一直在想自己不快乐,

所以你要知道,是状态在支撑泡泡,这个泡泡的存在,是你的状态支撑的,

那你要改变你的命运,只有一个办法,改变你的状态。

那怎么改变你的状态?就是泡泡是假的,他很容易改变,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你应该这么来看,你外在所有的幻想都是一个水泡,你应该这么看,它很容易消失,

那让他消失的办法,只有一个,你自己的状态那就是什么呢?

你现在能不能在你现在这个泡泡的包围当中,你变得快乐,明白吗?

还是住这样的房子,我能由不快乐变为快乐吗?还是开这样的车子,我能由不快乐变为快乐吗?还是这样的收入水平,我能由不快乐变为快乐吗?还是现在的境遇,我能由不快乐变为快乐吗?

一旦你转变了,就是由不快乐变为快乐,恭喜你,这个泡泡就瞬间消失的,它转化成快乐的状态所支撑的泡泡,快乐的状态所支撑的泡泡就是丰盛。

就是什么呢?就是更好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多的收入,更轻松的事业机会,更美好的生活方式等等,你发现你的境遇变了,

这就是一直跟大家讲的境遇不重要,状态才重要,理解了吧,所以你能作如是观吗?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你看又给你讲了个这个,就是说状态,所以你看狂野想象让你干嘛?状态好。干嘛呢?

我现在境遇欠着债,我现在境遇没有好的房子,好的车子,好的收入,可是我狂野想象自己现在怎么好,怎么好,怎么好,做白日梦啊,这就是让你状态好呀。

因为这个现实他是个泡泡,很容易消失的,不盯着这个泡泡看,我盯着我的状态,

赞赏感谢,让你状态好呀。因为这个泡泡里不是真的,你不用去抱怨这个泡泡里面的不好的房子,不好的车子,不好的什么什么什么,就感恩啦,感恩这个泡泡。

为什么感恩他呢?因为很简单啊,他也是你创造的,

当你感恩它就是感恩一切,当你感恩它你会状态好,就这么简单,

那格物致知那更不用说了,让你感觉不好变为感觉好。怎么呢?让你由不快乐变为快乐,而且这个是釜底抽薪的,这个是彻根彻底啦,所以你就能转变你的境遇,

知行合一呢还是呀,就是你必须要行动的,可是你这个行动,你快乐吗?所以只做自己高兴的行动。

因为最终导致泡泡转变,他不是靠你的行动,是你行动背后的感觉,是你行动背后的状态,他是这个。

所以你就理解了,我们一直说的能所双亡,一直跟大家说行动没有创造力,现在理解了吧?

所以这个也很好啊,这个因为以前没有这么去讲过,这么去讲呢,可能帮助更多的家人能正确理解如何转变你的境遇,

所以说改变你自己是一切的关键,但改变自己怎么改变?也得有方法呀,方法不对,你改变的那个也是在梦幻泡影当中,

我们说了一大圈,我们在绕回来,那为什么要善待自己?其实你明白了改变泡泡,是改变自己的状态。

刚才说的,二声调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是你不成为你自己,而不是四声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四声调的人不为己,好像是什么都为自己考虑,什么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是自私,你好不了,我告诉你,你真的会被天诛地灭,

你真的会被天诛地灭就是什么呢?因果法则明白吗?

当你是四声调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时候,你会干嘛呢?为了自己不择手段,你会为了自己去贪嗔痴慢疑,你会抱怨,你会羡慕嫉妒恨,这个时候一定天诛地灭。因为因果法则你是空不掉的,你的状态决定了你这个泡泡好不起来,

那二声掉人不为己呢?就是要成为你自己,成为那个真正的你,而真正的那个你是真我呀,不是你假我呀。所以是二声调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就是你成为不了那个你呀,你一定是活在贪嗔痴慢疑当中的,你一定是活在负面情绪当中,你一定是活在焦虑,压力,失望,担心活在这种情绪当中,

你活在这种情绪当中,我们刚才讲的,外在的泡泡就消失不了啊,

因为你这个状态它是不好的,这个状态是负面的,所谓的外面啊,没有外边了,但是我们这个方便说,所谓的把你包裹起来的这个物质世界,他就不会改变,

它就会显现出来你的物质条件不好,你住房不好,穿的不好,吃的不好,它完全是你的状态决定的,所以你就会天诛地灭呀。为什么天诛地灭呀?因为因果不空呀。

因就是你的状态,果就是你的这个泡泡。明白了吗?因就是你的感觉,就是状态,就是频率,果就是这个泡泡,梦幻泡影。

所以是二声调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叫为己就是成为自己呀,我们这些功课全是成为自己,

那刚才说的这个就是善待自己也是为己,为什么呢?因为刚才讲了这么多,告诉你一件事情,就是你在喜悦之道的时候,你不可能不牵涉到和别人的互动,

就是因为你在行动当中一定会有和别人的互动,这个时候你能不能为己,能不能忠于自己的良知,忠于自己的感觉,

那举例子,告诉你是二声调的人不为己还是四声调的人不为己。

那举个例子,什么叫善待自己?什么叫知行合一?其实这个例子常讲,但很有说服力,就是很容易说明问题,

马上过年了,如果那跟几个朋友约好了说今晚七点大家一块吃饭吧,不是商业会谈了,只是朋友之间的友谊,只是朋友之间吃顿便饭,就这么点儿事,

那如果说,他是现在约了你,你答应了,那很好啊,哎呀,我也好久没见你了,晚上7点吧。

约好了一块吃饭,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我们每个人生命当中都会碰到的。

按正常的做法,六点就该出门了。可是六点的时候你不想去了。

没有理由,你不是家里发生事了你走不开,也不是家里来客人了,也不是你身体得病了,什么都没有,你很正常,你时间很闲,但你内在就是不想去了,就是此刻当下。

你看喜悦之道,每个当下,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你最兴奋的做到极致,对结果零期待。

就是六点这个当下,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你最想在家,而不是出去吃饭,因为这两个都是你力所能及的,

可是呢,在家你更兴奋,出去吃饭,就没那么开心啦。在家你会很舒服,出去吃饭你就不那么舒服。

你能不能做,就是在家,不出去吃饭呢?

你看这就是问题的所在了,就是说六点每个当下,六点是此时此刻,在这个当下,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力所能及的第一在家,第二出去吃饭,这都是力所能及的,你都能做得到,但是呢,做你最兴奋的。

你最兴奋的是你想在家呆着,那你就要做到极致呀,就在家待到不想待为止,对结果零期待,

对什么结果零期待?朋友怎么说你,你们俩的友谊如何变化,会不会就此绝交,

零期待你能做到吗?你说呀,我都答应人家了,人家上午都约我,我都答应了,

对呀,那是那个当下,那是比如说如果是上午9点半约了你,你九点你很想去,那是在九点这个当下,你最兴奋的是晚上和他一块吃饭,所以你答应了。

有的人事实上,连答应都不想答应,也就是碍于面子都答应了。

我现在告诉你的是什么?假设那个当下是你最想去的,可是到了晚上六点你不想去了,这个时候你能做到二声的为己吗?

就是诚意呀,真实的面对自己,明白吗?就像孩子一样,很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这叫二声调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如果你说呀,我现在最想在家里呆着,可是我不行啊,我朋友会不高兴的,朋友会生气的,从此朋友没得做呀,我不能这样,我还是去吧,

你不开心的去了,你去的时候其实内在是不舒服的,告诉你,这就是没有为己,你没有诚意,你没有真实的面对自己,明白吗?

这个时候你给出去的就不是快乐的频率呀,你给出去的就不是清净的频率,你给出去的就不是和平的频率,

你这个泡泡就不会变,因为这个泡泡他是由状态频率支撑的。

你不管你在做什么,你这个时候你背后的感觉是清净吗?

你背后的感觉是清净的,这个泡泡一定会变,由不好的,由不清净的泡泡变为清净的,好的泡泡。就是越来越丰盛,

但如果你给出去的是一种匮乏,一种纠结,一种不舒服,你是在吃这顿饭,可是你在加固你这个境遇的泡泡,他就很难改变。

那四声调的人不为己呢?那你说这样算是自私吗?算是为己吗?

告诉你,其实你很多时候,去的背后,你是自私的目的。为什么?

你明明你内在感觉不好,可是你还是要去,其实是一种自私在作祟,我会失去朋友的,失去朋友是一种自私呀,我不能让别人觉得我不讲信用,这是一种自私呀,就是希望别人夸奖你吗?我那个需要这个朋友,要不然我会觉得很寂寞的,这都是一种自私,

这个时候,你是出于自私在做事情,你知道吗?所以四声调的人不为己是在自私,二声调的人不为己是在成为真正的那个你,大家明白了吗?

这就是刚才跟大家说的,就是说你在去做喜悦之道的时候,它会牵涉到和别人互动,牵涉到和别人互动,你能不能在互动的时候真诚的面对自己的感觉,

前几天有位家人给心想生写了一封信,名字就是给心想生的一封信。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家人都看到了,就是我让助理呢,也征得那位家人的同意,就是把他的名字隐掉之后,把这封信就发在了所有的群里面,因为要尊重她个人的隐私嘛,所以就把他的名字给隐掉了,那信的内容一个字没改,你看她在信里面就讲到了一个关于知行合一。什么呢?

她说她女儿刷他的信用卡,大家看到这个故事了吧,她女儿在国外生活呀,就是现在小孩都那样,值得感可高了,就是她刷信用卡她不会考虑这是不是太贵了。

但大人会考虑,所以一刷就是几百美金,这位家人,这位妈妈就很纠结,很不舒服。后来妈妈就做功课嘛。

你看她做功课就做的很好呀,她说,女儿刷信用卡,这个没问题,但刷之前必须来征询我的意见。

这个征询我的意见是什么意思?我看我的感觉好不好,你看看,就是说,如果女儿告诉她,妈,我要刷信用卡,我要买部三百美金的东西,还不用告诉他买什么,就是说了这么个事,

那这位家人,她妈妈就会问自己了,我感觉好吗?我感觉和平吗?如果和平,刷吧。如果不和平,对不起不能刷,

这就是知行合一呀,这就是善待自己啊,就是把自己的感觉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快乐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和平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状态放在第一位,明白吗?

这是她和女儿之间的互动,他不会考虑说,女儿会不高兴的,不。

是什么呢,你来告诉我刷这个信用卡,我问我的感觉和平吗?和平就刷吧,因为和平就是良知在告诉你可以,

和平就是良知在告诉你,这东西你花了还会再回来,不和平就是良知告诉你,花了就没了,

不和平就是良知告诉你,这个泡泡匮乏的泡泡在持续啊,和平就是良知告诉你,这个泡泡即将改变,丰盛的泡泡即将到来,

你看他就是这么干的,那封信很多人都读过吧,就是女儿刷信用卡。

他不问女儿的感受,他问自己的感受,就是二声调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成为她自己呀,

就是我问我现在,我女儿刷我的信用卡和平吗?和平就刷,不和平就不能刷,就这么简单,

人生就变得很简单了,不会跟女儿摆事实讲道理,不会跟女儿去谈这个东西该买不该买那都是头脑的,那就变成四声调的人不为己了,而是去走心,这就是什么?善待自己,

因为在这边做知行合一的时候,你会和别人产生一种互动关系,你一旦你和别人产生互动关系,你能不能忠实的面对自己就很重要了,

因为很多人会去到牺牲,考虑的是别人的感受,考虑的是别人开不开心,考虑的是我的这种做法有没有迎合别人的期望,而很多别人也是这么要求你的,什么呢?

你知道吗?就是因为你让我不快乐。比如谈恋爱的吧,女孩对男孩说,你知道为什么不开心吗?因为你不关心我。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开心吗?因为你都不给我打电话。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开心吗?因为你都把我生日忘了。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开心吗?就是因为等等各种各样的原因,

你看看,就是我们在这日常生活中,我们周围的人也是这么要求我们的,包括孩子也是呀,

妈妈告诉孩子,你知道为什么不开心吗?因为学习成绩考的不高。你知道为什么不开心吗?因为你不讲卫生。你知道为什么不开心吗?因为你呀,就是爱打游戏,贪玩不爱学习。你看一样的,我举的两个例子都是,

就是你在生命当中,不光你想讨好别人,别人也想让你讨好他自己,就刚才讲的,比如那个女孩儿,

那这个男孩,他就会变成一种,哎呀,我得给她打电话,我得给她发信息,哎呀,我得经常嘘寒问暖的,或者说我得那个记得她的生日,你知道吗?

这就是什么?这个男孩就不为己了,他不成为他自己,他就开始满足或者说开始去迎合这个女孩。

问题在于什么呢?问题在于这个男孩这么做的时候,这个男孩人生这个泡泡,如果他是快乐的没问题啊,

但如果是被迫的,就比如说吧,有的女孩就会说,要求你每天给我发多少个信息,这个男孩确实很忙的,他做不到。

这个女孩就开始给他甩脸色。这个男孩一看,就让自己在不开心的状况之下,在自己生气的状况之下,在自己纠结的状况之下,去迎合这个女孩。

导致的是,这个男孩的境遇他不会好。就什么呢?这个男孩他人生的所谓的奇迹不会很多,你理解吗?

所以久而久之,这个男孩就去到了迎合别人,就去到了牺牲。

孩子也是呀。哎呀,本来自己挺快乐的,让妈妈这么一说,他慢慢就会迎合妈妈,就干嘛呢?让妈妈开心。

那妈妈喜欢我什么呢?妈妈喜欢我考高分,那我就拼命学习。我其实现在很想出去打球,可是呢,妈妈喜欢好成绩,那我就在家里好好学习。

那妈妈喜欢讲卫生,其实我很想玩泥巴,其实我很想和小朋友在院里打闹,可能滚了一身的泥脏兮兮的回来了,可是妈妈爱干净,那我就要把自己变得漂漂亮亮的,小朋友都在玩泥巴,我呢就不玩就在一边看。

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就去到了牺牲,他就不会关注自己的内在的感觉了。他就变成了察言观色啦,

天天在观察妈妈在喜欢什么,或者男朋友在观察女朋友在喜欢什么,天天在观察,你理解吗?

也就是说很多人去到了牺牲,一个是这个社会很多人在索取爱,父母索取爱,同事在索取爱,领导在索取爱,什么都在索取爱,

你就变成了一个不断的给出去爱,你又在索取爱,所以这个社会就变了,就变得人人都不为己了,人人都天诛地灭,所以99%的人活不出自己的自在人生,

99%的人他就是所谓的彻底解脱呀,或者一直修还是修不出来,一直修各种灵性,修各种的法门的,就是修不出来,理解了吧。

所以正确的活法是什么?善待自己啊。

就比如那个男孩,你这个女孩,她说你要给我打电话,好,我给你打电话,你要给我发信息,好,给你发信息,但是每当下问自己的感觉,

如果说这个男孩,假设啊,每天约定的每天晚上八点必须给我打电话,打一个小时,假如在热恋当中啊,这个女孩要求了,这个男孩每天八点必须给我打一个小时电话,好,这个男孩也答应了,

可是呢,就是有一天到了晚上8点,他就是不想打电话。想干嘛呢,想一个人呆着,他也没别的事儿,他不想。他并不是说就朋友在旁边,他也不是说有事情要做,他就是内在不想打,就想一个人呆着,

这个时候你打不打,如果你打,恭喜你,知行不合一。

就是说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你最兴奋的,是什么?是一个人呆着,

就是你最想做的,最渴望做的是一个人呆着,做到你不想做为止,这样做到极致,对结果零期待,

对结果零期待,包括什么?女朋友和你闹翻,包括将来再去哄她,或者包括就此分手,

你说,哇,那不行,那我这样可能就失恋了或者这么样不行不行,我八点我再不开心也得给她打电话,恭喜你,你这种行为有可能导致分手更快,为什么?

因为你那个泡泡是匮乏的,因为这个状态是不好的,这个不好的状态,导致的你外在的泡泡一定是匮乏的,

这个匮乏表现在情感上面,也不会有美好的情感,你知道吗?他就这么简单,

那表现在财富上面,你人生好不起来,你很每天努力的在工作,可是你每天都是牺牲讨好,牺牲讨好。

那么你这个感觉不好,你这个状态不清净,你这个泡泡就是一种匮乏的,就是一种不丰盛的,不美满的,

所以你可能天天在讨这个女孩欢心,天天在忽视自己内在的感觉,有一天你发现女孩突然告诉你,我们分手吧,

你肯定接受不了啦,我每天照你说的做,每天给你打电话,每天给你发信息,每天这么做,都不考虑我自己,我都已经没有我自己了,我都已经把自己完全忘掉了,我都已经把自己牺牲的不要不要的了,有一天你告诉我,咱俩分手吧。

好多女士是不是这样的?在家里面已经牺牲的完全没自己了,有一天被分手了,

你认为事情的发生是意外吗?这个世界上没有意外和偶然,他是什么原因?是因为你的状态决定的。理解了吗?

举了这么多例子,大家听明白了吧,想告诉你的东西很简单,善待自己,把自己的感觉放在第一位,

因为在你做知行合一,走喜悦之道的时候,你一定会和别人产生互动,和别人产生互动,那你能不能把自己的感觉放在第一位呢?

把自己的感觉放在第一位就是为己,二声调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在举最后一个例子吧,就跟你说明一下,就是比如说吧,如果你跟一个朋友一块逛街哎,两个人呢从下午2点开始逛,逛到三点,你不想逛街了,你朋友兴致还很高,他还要继续逛街,你能不能善待自己?

这个时候的知行合一是什么?就是在两点,此刻当下,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你最兴奋的是什么?逛街,因为你很想逛街,你逛到极致了,到了三点。

三点这个时刻,在这个当下,你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你最兴奋的,

最兴奋的是什么?不想逛街了,你能做到吗?因为你的朋友还在逛街,你的朋友还兴致盎然,你的朋友兴趣还很高,还要逛街,

你能告诉他说,对不起,你自己逛街吧,我不逛街了,我要回去了,我不想逛了,你能告诉他吗?

这个时候你的小我就出现了,你知道吗,你就很难善待自己。你的小我就会,哎呀,不行呀,我朋友陪我逛街一小时了,我还没陪人家逛呢。

要这么做的话,就是不讲信用啊,没有朋友可做的啦,这么说朋友就消失了,朋友就丢了,

这时候你是出于自私了,你知道吧,你出于头脑自己的想法,你是想让别人能够夸奖你呀,爱戴你呀,留住朋友等等,你是出于贪嗔痴慢疑做的决定,你不是出于你内在的感觉,

如果你知行合一,一定要有第三点,善待自己,这个大家明白了吧?

那么关于善待自己呢,就是喜悦之道或者丰盛之旅呢,还有一点,就是有很多人会提到的,我们这个地方也讲一下的。

就是高端体验,就是给自己体验好的啊,其实他还是喜悦之道的一部分,我简单说一下高端体验。

为什么是喜悦之道的一部分?很简单呢,如果说你住香格里拉也很开心,你住如家快捷酒店,你有点不开心,那就应该住香格里拉

这就是那个,当下此刻,我要住宿,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力所能及啊,是你财力能够负担的,做你最兴奋的,

你说我住如家也可以呀,也能住,但是住香格里拉我更开心,这就是做你最兴奋的,做第一兴奋,做到极致,做到不想做为止,对结果零期待。

所以这就是喜悦之道,所以喜悦之道就是丰盛之旅,你不必刻意走丰盛之旅,但是呢,你如果严格在喜悦之道上面,你一定在丰盛之旅里面,你知道吗?

因为喜悦是把你带上丰盛的,喜悦之道就是丰盛之道,喜悦之道就是丰盛之旅呀,

我们在上一堂课也讲了,喜悦之道就是显化之道,丰盛之道,接收之道,真我之道,本源之道等等,所以喜悦之道就是丰盛之旅,

那比如说你开车,如果力所能及,你说我现在开一个30万的车我很兴奋,这也是我力所能及的,那就开30万的车啊,就这么简单,

你说我现在开个10万的车,我没有开30万的车兴奋,我开30万的车我很兴奋,就是我开30万的车比开10万的车要兴奋,而且呢,我力所能及我能买得起,那我就开,没有说不能开,

都是梦幻泡影啊,车子也好,房子也好,都是梦幻泡影,香格里拉酒店也好,如家酒店也好,都是梦幻泡影,一切有为法,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呢,

他没什么,只看你的感觉。只看你对这个香格里拉和如家的感觉啦,

通常感觉是,香格里拉的感觉比如家要好,100万的车要比10万的车感觉要好,通常情况是这样的,

你最终走上喜悦之道,一定是越来越高端体验,越来越支撑你高端体验,你不必刻意的拔苗助长,

什么叫拔苗助长?就是我根本住不起香格里拉,就是我住的时候内在感觉不好,就是真我在导航啊,

就假设你住酒店里来,来做一个导航吧,它是一种指示,它会指示你,他会导航你,

现在如果你租个200块钱的如家,你很和平,你住这个1000块钱的香格里拉,你内在是纠结的,不舒服的,

就是真我在给你导航,此刻你的最佳利益是住200的如家,

你说那我怎么提升我的值得感,配得感,告诉你,值得感配得感的提升就是走喜悦之道带来的,

你住200的如家,你很开心,那就告诉你一件事情,此刻你的震动是和平的,是喜悦的,外在的泡泡会改变的,他改变就向着更丰盛改变,

等过一段时间,比如几个月之后,你突然不愿意住200块钱的如家了,你可能想住一个400块钱更好一点的酒店,你在出去的时候你就住400元的酒店了,你就不会再去找200的如家了。

因为那个时候,你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你发现你能够承担400元的住宿费啦,你发现住400元酒店比住如家更开心了。

这个时候你就会换了,你知道吗,你自然而然就换了,它也不需要你刻意的,你理解吧

所以喜悦之道就是丰盛之旅,丰盛之旅就是喜悦之道。你严格执行喜悦之道,你就已经走上丰盛之旅上了,

所以不要拔苗助长,不要刷信用卡,不要借钱让自己去高端体验,

你一旦刷信用卡,你一旦借钱,比如你买不起100万的车,我不太知道车贷哈,假设你借了20万,你要高端体验,你每个月都有2万的车贷,

我问你每个月还2万的时候你没有压力吗?你每个月还2万的时候,你很自在吗?你每个月还2万的时候,你很和平吗?

你可能就会担心了呀,我要是收入不高,这个车贷都还不上了,我要是工作没了,这个车贷就还不上了,我的生意要是进行不下去,这个车贷都还不上了。那还有房贷呢,你明白吗?

所以他不是说你去透支未来进行高端体验,那个并不是你力所能及的,那个并不是你的最佳利益,并不是你最兴奋的,并不是你最喜悦的,你知道吗?

所以呢不要去拔苗助长,你只需要严格的走喜悦之道,你就已经踏在丰盛之旅上了,他是一步一步提升的,你知道吧?

你不必非得说一步到位,你说100万的车就是最好的吗?还有1000万的车呢,你什么时候是个头呢?1000万的车就是最好的,不是吧,还有吧。

所以你想靠这种来提升永远是没头的。所以走喜悦之道就行了,做功课,你就让自己在踏丰盛之旅,

但这么做并不是说把自己搞的,就是说我有很多钱,我力所能及,我就让我自己吃糠咽菜,这样也不对,你知道吗?

就是说比如说现在心想生吧,心想生绝对不会说现在去吃糠咽菜,那样也不是丰盛之旅,你理解吗?

这个梦幻泡影他不是真的,可是这个梦幻泡影他会给我一种反馈,你知道吧,这个梦幻泡影给我一种什么反馈呢?

就是当我比如说现在,因为现在我的条件,我能住得起五星级的酒店啊,当我在五星级的酒店住宿的时候,我感觉更和平更喜悦,这个时候我的泡泡会变得更丰盛,

但是当我如果住个100块钱的旅馆的时候,我内在就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这个时候的泡泡会变得更加的匮乏,你理解吗?

所以说呢,我会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我会去干嘛呢?走喜悦之道,就是我会问我的当下,我现在做什么,我现在住哪个酒店我最开心?我就住就行了,

这还是喜悦之道,就是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我最兴奋的,做我最开心的,做到极致,对结果零期待就行啦,

就是呢,告诉大家丰盛之旅,你可以去体验,可以去体验高端体验,不是不能体验,但这个体验不是刻意的,

这个体验不是刻意是什么意思呢?比如,现在我还没有换车的想法,为什么呢?

我现在开这个车我很兴奋,我开我自己的车出去,我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就是我那个小破车,价值7万块钱,已经开了快十年了,今年第九年了,但是我没有不舒服的感觉,那什么时候要换呢?

就是现在我开这个车,我的泡泡是往更丰盛走,你理解吗?不是说我非得换个100万的车,我这个人生的境遇才会改变,不是。

而是我在开这个车的时候,问我每个当下的感觉,我感觉好吗?感觉好,这个车就可以继续开,感觉不好就要换了,你知道吗?

现在还没有啊,就当有一天如果当我在开这个车出去的时候,比如说我去见一个人,我突然有点不好意思了,或者说我去某个地方,我去停车的时候,突然觉得内在有点不自在了,

这个时候就提示我,干嘛呢,你要换车了,就这么简单的,

他还是看内在的感觉呀,它不是由外在的东西来带来的,如果内在没有换车的触动,我去让自己换一辆车,我可能对这个车并不兴奋,你知道吗?

我这个泡泡其实并不会因为换车而导致我有更大改变。不是不换,而是怎么?听感觉的听内在的,听内心的。

所以很简单,喜悦之道就是丰盛之旅,就是讲高端体验可以体验,但绝对不拔苗助长,

很多人都在拔苗助长的,还有更可笑的,有的家人告诉我说要高端体验,所以追课的时候呢,

因为有一些课是在五星级的酒店旁边的香格里拉开的,可能一晚上住宿费就得2000块钱,他非要做高端体验,他非要住香格里拉,结果最后十几个人挤一个房间,

这也叫高端体验吗?你住的很舒服吗?你晚上睡在房间的地毯上面,你住在那个房间里面,几天早餐都吃不上。

香格里拉他绝对不可能一个房间里住四个人吧,你住四个人,早餐券就两张,谁去吃呢?两个人去吃了,如果没有你,你就无法在那个香格里拉里面享受早餐,你可能得出去喝碗豆浆,你可能得自带煎饼,山东人吃煎饼,外地人可能不吃,在你房间里面啃干粮,泡方便面,

你这个时候你感觉很自在吗?你感觉很好吗?你感觉很和平吗?你可能内在是匮乏的,你觉得这个东西,你看人家一个人住一个房间,你看我呢四个人挤一个房间,

你内在是不和平的,你这个高端体验无效啊,你这个高端体验并不能让你这个泡泡改变,你明白吗?

跟大家分享个事情,我可能要换车了,什么呢?因为我现在内在有触动了。

你看都是等着呀,等着它会变,等着它会变,我就变。

我是一下子就住五星级酒店吗?不是呀,我从澡堂开始住起的,但最后达到的是,住什么都很和平,但是我会去做我最兴奋的,

我现在住澡堂我也很兴奋,但不如住五星级的酒店更兴奋,就是说多一根头发丝,你都去做,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就比如现在坐火车,坐卧铺很兴奋,但做动车更兴奋,所以就坐动车,因为这都是力所能及嘛,力所能及就做你最开心的那一个,所以他还是喜悦之道呀,

就是说你最终一切的东西,都是看感觉,理解了吧。这个就说到这,就是什么是高端体验。

所以不要盲目的去高端体验,非要去做头等舱,非要住总统套房,非要给你带到迪拜的帆船酒店,就是哪个地方富,就把你往那个地方带。他不是那样的。

你说心想生有一天会不会去迪拜,会呀,但是呢,我去的时候,我是因为在那个当下我去了个地方我最开心啦,我去住那个酒店我不会心疼,我不会说,呀,觉得好贵呀,不会的。

如果说我去住的话,我心疼,我去住的话,有一丝的不舒服,我就不去,就不住啊,

这是意味着什么?我的值得感,配得感还没到。

这个值得感,佩得感,这个丰盛的感觉,他不是拔苗助长带来的,他是一个旅程。他永远没有一个终点呀,你知道吗?

就是我们说的,你的车有终点吗?你车有终点,还有航天飞机呢,买了飞机,还有卫星呢,买了卫星,还有宇宙飞船呢,

所以你这个值得感,配得感,他没有终点呀,所以你不要以为我自己让自己住了好的酒店或者说好的车子,就已经达到终点了,那只是中间的一个台阶,上面很多级呢,

你的任务就是跟着喜悦之道,一步一步的爬楼就行了,他会让你越来越好,明白了吧,

所以喜悦之道就是丰盛之旅,不必单独去做一个丰盛之旅,只需走喜悦之道就行了,

所以就是跟大家说,为什么说下一期开始,这个丰盛之旅这个课程就不要了,因为丰盛之旅就是喜悦之道,

以前讲那是因为什么呢?很多人搞不清楚,他以为呀,哎呀,要丰盛就必须极致奢华,就必须让自己体验所谓的高端的东西,

现在跟大家说清楚,是,你是会体验的,就像我们说的,你呀只要功课做到了,你的丰盛自然到来。

你不必专门去做关于丰盛的功课,你只需要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丰盛就自然到来了,

这些个东西啊,因为知行合一就是喜欢之道,就是丰盛之旅,他自然就到来了,

所以把这三点做到,你不丰盛都不行,

我说的是知行合一的三点,当然也包括其他的功课。这是今天的课程。

因为这一段讲文言文讲的比较多,每日一解没怎么做,今天做一个每日一解。

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物。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各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

~王阳明

来看今天的每日一解,王阳明的一段话。

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物。

盖身、心、意、知、物者。就是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

身是身体。心就是本体。意就是念,就是那能不能忠实自己每一个感觉。知就是良知光明。物就是物质世界。王阳明告诉你,它们是一个,是一物,

修身就是正心,正心就是诚意,诚意就是致知,致知就是格物。

就是身 心 意 知 物,他是一个东西,其实只是一物,他是一个东西,这怎么理解?

为什么是一个?心外无物。首先要明白心外无物。

另外一个,我们曾经讲过修身是什么?修你的眼耳鼻舌身啦,修身。

什么是身?身就是眼耳鼻舌身呢,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体,这才叫身。修身啊,

你说不对,修身是修我会不会琴棋书画,那叫修六艺,明白吗?

你说我会不会语数外,那叫修技能,那不叫修身,

修身修的是眼睛耳朵,鼻子嘴巴。修身修眼耳鼻舍身,修到什么?修到无眼耳鼻舌身了

修到什么啊?修到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就是修到正心呢,

所以修身就是正心,那就是修到你不起情绪,而不因为眼睛看到,耳朵听到,鼻子闻到而起情绪。这就是什么?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这就是正心啦,

所以修身和正心是一个,那你要想正心必须诚意。

如果你说我想让自己心是正的,你就必须诚实的面对自己的每一个感觉,

如此才能正心。为什么?觉他,一觉他,你的心就成了那个本体,就是觉,

所以你必须诚意,不诚意你就无法正心,所以正心就是诚意,

那诚意你必须致知,你良知不光明,你无法诚意呀,诚意了就能致知,致知了更能诚意。所以还是一个,

如果你想致知必须格物,为什么?事上炼心为什么格物呢?

情感引起你的情绪,财富引起你的情绪,健康引起你的情绪,都是因为所谓的物,引起你的情绪,所以你必须格物呀。

那格物了,就能致知了。

所以身 心 意 知 物,他是一个。只是呢,好像不同的方所。

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各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

刚才解释了,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格 致 诚 正 修,

它也是不同的名词来表述呀,好像是各有各的名字,好像不一样,但其实是一件事。

格物就是致知,致知就是诚意,诚意就是正心,正心就是修身,说的是一个。

那还有呢,修身就是齐家,齐家就是治国,治国就是平天下,明白了吗?

你身修了,你家自然齐,明白吗?你身休了你的国自然治,你的天下自然平,

也就是说你格物致知了,你自然就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孔老夫子说的,吾道一以贯之,大道至简啊,

这就是我们说的,直断其根,精一真传,他是一个,不是两个,这就是古圣先贤的伟大呀,

所以不要被这种灵性商业,现在这种灵性商业,把我们古圣先贤的教导搞得支离破碎,我们这种古圣先贤的教导一以贯之,很简单

所以格 致 诚 正 修,然后齐 治 平,他是一个,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是一个东西,哪一个?致知。怎么致知?格物,就这么简单,

你一旦格物致知了,你就一定会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我们今天的课程,就到这个地方啦,谢谢大家,祝福大家,爱大家,我们下堂课也是最后一堂课,再见。

回向文回向给无以伦比的存在

相关文章

  • 自在人生第17期《丰盛之旅》~善待自己

    分享如何知行合一 美好的一天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祝大家一天好心情一天奇迹不断。和老师一起正诸先觉考诸古训,一起为...

  • 自在人生之《丰盛之旅》

    1.什么是丰盛?丰盛,就是你的值得感和配得感。 2.值得感和配得感从哪里来? (1)忆起你是谁,让你的意识直达N维...

  • 你若善待一切,就被一切善待!

    人生路上, 要学会善待他人,也要懂得善待自己。 善待他人,可以让人生走得更远; 善待自己,可以让生命活得自在。 无...

  • 2018-11-28 你若善待一切,就被一切善待

    人生路上,要学会善待他人,也要懂得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可以让人生走得更远;善待自己,可以让生命活得自在。无论是善待...

  • 善待生活,生活才会善待你

    人生路上,要学会善待他人,也要懂得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可以让人生走得更远;善待自己,可以让生命活得自在。无论是善待...

  • 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人生路上,要学会善待他人,也要懂得善待自己。 善待他人,可以让人生走得更远;善待自己,可以让生命活得自在。 无论是...

  • 《自在人生》第十期文字版笔记之【丰盛之旅】

    第二十二课 丰盛之旅 今天分享:丰盛之旅 和大家分享尽情享受这个工具的第三种用法 一起自在人生[拥抱][拥抱][玫...

  • 《 自在经》之《丰盛之旅》

    今天跟大家分享尽情享受的第二个工具,丰盛之旅。丰盛就是你的值得感,配得感及敞开度。敞开就是善待自己。丰盛也是真我之...

  • 自在人生21《善待自己》

    分享如何知行合一 美好的一天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祝大家一天好心情一天奇迹不断。和老师一起正诸先觉考诸古训,一起为...

  • 自在人生21《善待自己》

    分享如何知行合一 美好的一天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祝大家一天好心情一天奇迹不断。和老师一起正诸先觉考诸古训,一起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在人生第17期《丰盛之旅》~善待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ov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