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写文章,随着持续的写,我发现自己脑子里的东西,越来越少,越不知道写什么,所以这就需要我持续的输入,但是,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的,一边工作,一边是日更,一边还要看点东西,着实陷入了困境。
其实现在要我写,我也能写的出来,但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要么就不写,要么就写的有逻辑点,最起码,要能看得过去,因为写文,主要的是写给别人看的,而不是自嗨文。
古典说:写作是跨时空的感知传递,我深感认同。
对我来说,最大的颠覆就是感知这个概念,一个人的写作水平不是由技巧、方法还有词汇所能决定,是由一个人的感知能力决定的。
为什么别人写的比我们好,是因为别人的感知能力比我好,能感知到我没有感知到的东西,这句话真的击中了我。
以前可能会迷恋一些写作模板,写作方法,但是写来写去,还是感觉差了点什么,直到听完第一堂课,我才发现,原来是感受。
如果我写作没有加入自己的感受,或者我能感受到的故事,我就直接干巴巴的写观点,然后就展开论述,这样的写作不就跟AI差不多了嘛,是的,有点像机器语言,这就是我未来要改正的方向。
提高自己的感知能力。
之前我跟一个朋友说过,我现在的问题是写作时间较短,素材积累不够,成文比较困难,但是现在,我又发现了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我的感知能力不够。
我没有从生活中去感知,而是一直在搜索自己的大脑,每天想写点什么的时候,就会思考,我还有什么观点或者知识能够拿出来写的,但是,我却忽略了,现代人不缺知识,缺的是感受。
所以,当我能够从生活中去提高感知,感知生活带给我的所有幸运,我一定不缺素材,就比如昨天,我看到了一篇文章,写的是当人开始把情感当做一件商品的时候,整个社会都在“假亦真时真亦假”的世界里,人们又该何去何从?
而我也有感而发,写了篇感悟,这就是素材,我开始明白,写作不是去搜索大脑里有什么,而是感知到了什么,在写的过程中,大脑会自动浮现出来,我今天的思考题,就完全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样的写作确实很舒服。
而跨时空和传递,这是我很早之前就知道的一个概念,以前有个老师对我说:写作,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然后传到了另一个人的过程,这个过程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阻碍。
这不就是跟老师讲的差不多嘛,只是道理我都懂,我就是没有去做,之前的我,执行力确实有点差,可能仰仗着自己年轻,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挥霍自己的青春,终究还是年少不懂事,莫到老时方恨己啊!
所以,什么是写作?
写作就是把自己感知到的写出来。
写不出来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写出我心》中有句话很好:我有写出这世上最垃圾的文字的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