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都讲究留白,却说人家是小白。
看到堆砌如山的文字,文山文海。想啃,下不去口。想看,心里毫无爱恋。想走,文字却扑面而来,堵住前面的路。他们说这是文学之路。
世上本没有路,写字的人多了,也便有了文学之路。
为什么什么东西都可以铺成一条路,山上的石子,海边的细沙,地上的野草,商场的红毯,就连文字也都可以用来铺路。铺成的路不叫文路,而叫文学之路。
不是有字就能铺路,也不是有文就能成就道路,必须是文学才能砌成大马路。
文学文学,透过文字能让人学点什么,明白点什么,懂点什么,享受点什么,痛苦点什么。否则文字就只是文字,是交流的工具,是表达的形式。
表达是表达者的宿命,文学是文字的宿命。文学是在文字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是艺术,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
虽然认识文字,但并不懂得文学。自从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拿起笔杆写字时,写的什么字早已忘记。可能是一二三,也可能是321,这也不是文字,这是数字。
数字简单,文字复杂。简简单单的数字,从小就写,虽写尽一生困惑和焦虑,但一直也没写好过。简单却被捆绑,复杂又不停地纠缠。
0123456789,这10个简单的数字,任意组合,随意标价,恣意妄为地定义了多少人的成功和失败,理想和现实,生或重生,死或再次去死。
那些物价、房价、车价和身价,那些物质财富总是用数字标价。就是那些成就,也老是用数字说事,那些历史的变迁,沧海桑田的轮回,无不时常在数字的年轮里闪烁光辉。
而文字,在数字的评判下显得那么局促难堪,在精神世界里被数字定价太过低下卑微。
光是文字,没有体现文学修养,他们说那都算不上是文章。就算是文章,没有浏览量,没有被别人认可,很多人就觉得写文有了障碍,成了文障。长长的文章,再加上故事人物细节,故事背景情节,故事主线主题节奏,可能就成了小说。
是不是小说才是文学,是不是文章才算文学,是不是文字也可以算文学。如果小说没有人看,文章没有变现,文字没有被金钱捆绑,没有被价格撕票,是不是数字只是数字,物质只是物质,精神还是精神,文学还是那文学。
如果文字终将变成文章,变成小说,形成文学,那就可以随心所欲的码上文字,铺成道路,成为文学大道。
认识的文字可以码,不认识的从字典里翻腾出来也要码。组成的句子,写成的文章,编写的剧本、小说、艺术脚本,通通码上,铺上,人生哪能没有路,特别是文学之路。
遇见了,就一定要走走。认识几个字,也试着要码码。
铺路是个体力活,铺好路是个技术活,铺成阳光大道是大师的干活,能把铺好的道路标上字数和数字卖个好价钱,想看?那请留下买路钱,那是高速收费员的生活。
不管是谁的活,自己的活自己干,自己的活路自己码。至于是文字路,还是文学路,沾点文就是艺,也算是文艺。
条条大路通罗马,道道文路通心灵。路总是用来走的,狠狠用脚踩的。不管是文学路还是文字路,都是用字铺成的,也是踩在脚下的。高兴的时候踩两下,不高兴的时候剁几脚。痛的是文字,释放的是心灵。
如此看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学之路,那是通向内心之秘径。只不过有人能成就主路变现收费,有人在辅路上落得自由清闲,也有人曲径通幽,幽深处遇见鲁迅。
如果先生还健在,他是不是想说:世上本没有文学之路,那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只是现在有了语音,语音能转文字,走的人也就多了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