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步入了人生的中年阶段。这个阶段,仿佛是一道分水岭,让我们对许多事物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特别是那些年少时读过的古诗词,其中的“物是人非”之意,如今读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五首经典古诗词,感受其中的哲理韵味。
一、《虞美人·听雨》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的这首词,通过描绘不同人生阶段听雨的场景,展现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少年时无忧无虑,听雨在歌楼上;壮年时漂泊他乡,听雨在客舟中;到了中年,心境已变,听雨在僧庐下。这种时空的变迁,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
二、《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的《乌衣巷》通过对乌衣巷的今昔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昔日繁华的王谢堂前,如今已成了寻常百姓家。这种历史的变迁,让我们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初心。
三、《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的这首诗,以桃花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物是人非”的故事。去年今日,桃花与人面相映成趣;而今年此时,人面已不知去向,只有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绽放。这种对比,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启示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的这首诗,虽然主题是送别,但也蕴含了“物是人非”的哲理。黄鹤楼依旧屹立,但故人已远去;长江水依旧东流,但送别的场景已成回忆。这种物是人非的感慨,让我们更加珍惜与亲朋好友的相聚时光,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离别中保持一份豁达和从容。
五、《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的这首词,以酒、新词、旧亭台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夕阳西下、花落燕归,都让我们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但正是这种无奈,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时光,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前行的旅程。
人到中年,我们或许才真正读懂了古诗词中的“物是人非”。这种感慨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怀念和留恋,更是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让我们珍惜每一个瞬间,拥抱生活的美好与不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