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学生在主动交往中建设“属于自己的群体” ——读《从“所属群体”

让学生在主动交往中建设“属于自己的群体” ——读《从“所属群体”

作者: 拟把疏狂1206 | 来源:发表于2019-02-03 11:19 被阅读0次

          读了这个题目,我很好奇什么是“所属群体”?什么是“属于自己的群体”?学生又怎样通过主动交往优化发展生态?一口气读了两遍全文,我明白了作者想要关注的问题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交往最为紧密的群体中,学生该如何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建设所在的群体(以班级和家庭为代表)?与之相应的问题是:在此过程中,教师该发挥什么作用?

    一、 问题的提出

          作者提出:本文探讨的方向是学生通过主动交往将“所属群体”建成“属于自己的群体”,从而同时实现个体和群体的发展并让两者相互促进。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作者首先希望“班级”可以主动发挥专业作用,然后将“班级”的教育专业作用辐射到学生所在的“家庭”,让学生主动营造更有活力的发展生态,进而将这个能力用于其终身发展所需的各种社会组织的建设,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

            所以当前流行的“选课走班制”“将常规班级狭隘的命名为‘行政班’并予以取消,也取消了班主任专业岗位。[1]这种狭隘的做法“只看到常规班级的行政功能,却忽视了其促进学生深度交往的教育功能和建设精神家园、培养文化归属感的社会功能。现实中,很多优秀的班集体建设告诉我们,班级作为一个共同生活的环境,不仅仅只是教学,还有很多社会的功用和意义,通过本文的深度阅读,我知道班级可以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学生通过主动交往优化发展生态,建设“属于自己的群体”,所以“班级”的存在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 求解的方向

            文中作者指出,班级究竟该如何存在,有什么形态和属性,归根结底是由班级成员选择的,而不仅仅是天然存在或被其他人预先规定的。班级体的生活应该是学生主动建设的因而是属于学生自己的“群体”,是学生自己的组织。

          做到这些,必须逐层把握三个关键的思维节点:

    1.关注“变量”。班级的组织目标、组织规范、组织结构,都可以看作“变量”,而非用作确认班级属性定位的“常量”。

    2.关注“我们”对变量的主动利用。站在班级成员的角度来看,这些变量都是“我们”可以在主观上自觉掌握、主动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活动因素,而不仅仅是被外部观察者从客观研究的角度来审视、标记并描述、分析的班级特征因素。

    3.关注班级的“建设”历程。在这些变量被班级成员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班级”就处在“建设”的历程中。此时的“班级”是一个有其成员通过主动交往自觉建设、自主创生的“形成中的群体”或“拥有自组织机制的学生组织”,即由学生自觉探索、明智选择并主动创建的同伴群体。这样的学生组织(包括小组、年级、社团等)是建构学校文化生态系统的充分条件。[2]

        了解了这些,那么我们应该通过新的教育思路和更有智慧的教育方法激活学生主动建设“属于自己的群体”,以彰显精神生命的活力。

    三、 教育的智慧

            通过研读作者解决问题的案例:帮助学生主动解决“亲子沟通问题”,我对“教育智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育智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技巧,更不是非专业的勤劳奉献和缺乏专业智慧的浓浓爱心。

    (一)在文化生态中体会教师的文化使命

            文中作者举了很多美国教育的例子,但是我们有我们的文化生态,如果只是照搬照抄别人的优秀经验,而不考虑我们自己的文化生态和独特使命,则必将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态危机。在拓宽视野的同时,我们也应保持更为自信的文化自觉,用自己的头脑坚守我们的文化使命,然后理智选择。

    (二)从教育视角透视学生成长的天然生态

            作者指出,在自觉承担教育使命时,教师需要采用先进的专业智慧来辨析和选择具体的工作责任。很有必要走出一个看似神圣、实际上却不够专业的误区—教师成为“家庭”这个群体生活中亲子矛盾的唯一解决者,甚至是“拯救”学生家庭生活的“救世主”。教师需要真心面对“学生与家长的矛盾”得以产生的“家庭”文化生态,用教育智慧善加点拨学生和家长,从根本上营造化解矛盾或让亲子通过交往合作来自主解决矛盾的生态条件,以便让“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共同致力于恢复这个天然生态的活力,促成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度理解和交往,而非依靠教师作为“群体”外的干预者来替代“群体”内的成员作出判断、选择和行动。

            这就需要教师有超脱的精神,跳出问题,拒绝做“救世主”,从学生和家长发生矛盾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和家长作为“家庭”生态中平等的一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平等的理解和沟通中达成共识,寻求解决之道。一个问题的解决,教师不能做“救世主”和“消防员”,而应该精心选择着力点“呵护家庭中的天然生态”,帮助学生通过主动交往而参与建设更为和谐的群体—“家庭”。而现实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勤劳的班主任”做“救世主”的角色,在家长和孩子之间指点江山,救苦救难,而一转身问题依旧,当我的孩子和家长之间出现问题的时候,我很少告诉家长应该怎么做,也很少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我只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告诉家长可以尝试尊重的态度和共情的角度倾听理解孩子,然后和孩子一起商量问题的解决之道。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有“慧心”(专业智慧之心),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爱心”或“耐心”,用我们的智慧之心,鼓励学生在“班级”和“家庭”这两个群体之中,主动交往,优化发展生态。

    (三)用专业智慧呵护每个孩子的成长生态

            做一个“智慧型班主任”既不推卸自己的教育责任,又不过度尽责,而是用专业智慧呵护班级生态和家庭生态,进而促进学生发展,而非越过班级生态和家庭生态,直接促进学生每个个体的自主发展。班主任有三层境界:管制型班级、自主型班级和民主型班级。管制型班级对应的是勤奋型的班主任,总体特征是建立规范,控制秩序,针对的发展需要是缺失性的需要;自主型班级对应的是活力型的班主任,总体特征是自主活动,培养能力,针对的发展需要是维持性的需要;民主型的班级对应的班主任类型是智慧型的班主任,总体特征是民主交往,培育人格,针对的发展需要时成长性需要。针对这三个类型的班主任,想来我更多的是第一种境界勤奋型的,建立规范,控制失序是我经常做的事情,没有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为自己因一些状况建立的制度而沾沾自喜,也为能够就事论事的解决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矛盾而自我感觉良好。现在才发现,自己要做智慧型的班主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把智慧型的班主任作为目标开发相通相融的“家庭生态”和“班级生态”的教育空间,鼓励学生在主动发展中优化“属于自己的生态”。

    四、 在主动交往中自主建设“群体”

            作者指出,作为一名专业人士,教师(特别是承担有着中国文化特色的教育使命的班主任)既应主动承担其专业使命,也应自觉运用专业智慧。善于为每个学生呵护好属于他们自己的“群体”文化生态,激发他们所在的“群体”中每个主体的自主活力,进而建设品质更高的“属于自己的群体”、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属于自己的社会生活。“家庭”是养育学生人格的第一个文化生态系统,家长也是每个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班级”,一旦学生作为具有生命活力的发展主体在班级中开展教育活动,班级生活中就蕴藏着很多可以利用的“变量”、可以开发的教育空间和教育资源。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应该清醒的明白:无论教师本领有多大,都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家长和家庭的作用;无论班主任的本领有多大,都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学生同伴交往的作用。记得有一次,一个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被班里一个很强势的女生孤立了,并且通过零食收买别的同学不跟这个孩子玩,这个孩子很痛苦,回家哭着跟妈妈说不想上学了。当她妈妈跟我说的时候,我告诉这个家长:社会是真实的,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在真实的社会中生活、交往,当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群体中受到排挤,感到委屈的时候我们不能代替她去责怪那个“肇事者”,而应该引导她陪伴她,倾听她的诉说,在他脆弱的时候可以抱着她,在她难过的时候可以给予共情的力量,帮助她在真实的群体中生长主动交往的力量。当时跟家长说这些的时候,我感到自己的心隐隐作痛,为这样真实的残酷难过,而今晚读了这篇文章很庆幸自己当初坚定的立场。

            在班级的日常生活重建中,我们要相信学生在真实生活中的发展,用更高境界的专业智慧引导学生通过主动交往,将他们“所属的群体”建设成为“属于自己的群体”,让班级和家庭成为具有“自组织机制”的发展生态,成为促成学生主动发展的最具体的“微观文化生态”,让学生通过主动开展“生生交往”和“亲子交往”而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和家庭建设,努力通过主动交往发展“属于自己的群体”。

    [1]张鲁川.高中走班制改革背景下对“班级”本体价值之思考[J] .现代教学. 思想理论教育,2016,(5B).

    [2]李晓文.青少年发展与学校文化生态建设[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让学生在主动交往中建设“属于自己的群体” ——读《从“所属群体”到“属于自己的群体”——帮助学生通过主动交往优化发展生态》有感2019-02-03 让学生在主动交往中建设“属于自己的群体” ——读《从“所属群体”到“属于自己的群体”——帮助学生通过主动交往优化发展生态》有感2019-02-03 让学生在主动交往中建设“属于自己的群体” ——读《从“所属群体”到“属于自己的群体”——帮助学生通过主动交往优化发展生态》有感2019-02-03 让学生在主动交往中建设“属于自己的群体” ——读《从“所属群体”到“属于自己的群体”——帮助学生通过主动交往优化发展生态》有感2019-02-03 让学生在主动交往中建设“属于自己的群体” ——读《从“所属群体”到“属于自己的群体”——帮助学生通过主动交往优化发展生态》有感2019-02-03 让学生在主动交往中建设“属于自己的群体” ——读《从“所属群体”到“属于自己的群体”——帮助学生通过主动交往优化发展生态》有感2019-02-03 让学生在主动交往中建设“属于自己的群体” ——读《从“所属群体”到“属于自己的群体”——帮助学生通过主动交往优化发展生态》有感2019-02-0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学生在主动交往中建设“属于自己的群体” ——读《从“所属群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sy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