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外国小说,没有之一。它也被英国评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0部小说”第二名。

可能大部分人看到的是,代表小说的男主人公达西,他富有而潇洒,高傲冷漠,代表“傲慢”;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机灵且睿智,任性直率,代表“偏见”。看到他们美好而圆满的结局。
但今天我想说说,从小说看到的另外一面,家庭教育:爱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底气。

19世纪处于社会中产阶层的农场主班内特先生有五个女儿,她们性格迥异,各有千秋,但从原著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班纳特先生最钟爱的还是他们家的老二,伊丽莎白。如何看出,不妨先来细品下面几个场景。
场景一:保护纯真

原著的开场,是伊丽莎白拿了一本书,从郊野回来,眼神里满是纯真与满足,这就可以看出,在这个家她是很满足的。尽管没有去学钢琴,学艺术,也没有请家庭教师,但我们的主人公却成长得很健康。这就得益于这位开明主见的老父亲。他不想逼迫他的伊丽莎白,因为她知道这个孩子与别的孩子是与众不同的,他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她内心真实的愿望。这位老父亲是家里的顶梁祝,也是决策的最后敲定者,所以只要他想,他就能保护好孩子们的纯真。也正是如此,伊丽莎白从成长得如此独立自主,纯真自然。 看到这里,也是你还会觉得没有说服力。那请继续往下看。
按照英国的法律,如果膝下无子,那么财产就要在百年圆寂之后过继给与你们关系最近的亲属。很显然,班内特老爷子膝下只有五个女儿,所以他的所有财产就要被他的远方一个侄子,柯林斯继承。柯林斯是一位牧师,他古板,没情趣,还有点自以为是。柯林斯与简年纪相仿,并也因为要继承这部分财产,而认为自己有资格追求斯班内特家的姑娘们了。于是,有趣的一幕出现了。
场景二:理解尊重

柯林斯来访,其实是有意图的到访。用餐期间先是恭维了女主人也即是班内特太太的厨艺,然后仿佛心安理得的说原来他要继承的财产还是很丰厚的,可以保证以后无忧的生活,并为此感到欣慰。饭后,他与班内特太太私聊,说自己想要娶班内特家性格温顺的大小姐,简。班内特太太很快就告知,简就要订婚了,但觉得老二伊丽莎白,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无论是年纪还是样貌,还是学识,都可以与他相匹配。他灵光一动,发现的确是很不错的选择。于是就有了下一次的登门提亲。伊丽莎白,自然是死活不肯,可是她那个一切以财富为上的母亲大人,是百般劝说,就差一哭二闹三上吊了。
伊丽莎白,无奈之举冲出家门,来到小河边。班内特太太,眼看拿这个丫头没辙,只好请自家的老爷子出山,说要还是不答应,就要跟这个女儿断绝母女关系。这位老父亲来到她的身边,伊丽莎白,用无奈的眼神,请求父亲不要逼迫她。这位父亲就只说了一句话:要是你答应了你的母亲,那我就跟你断绝关系。

就这一句话,足足改变了伊丽莎白的人生。这位父亲无声的爱,对自己孩子的理解与尊重,是给伊丽莎白最大的底气!让她有底气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有底气去拒绝自己不想做的事儿,因为她知道有个爱的港湾永远会接纳她,那就是她的父亲。如果要问我这个已经看过五遍《傲慢与偏见》的人,哪个桥段最打动我心?请看。
场景三:最高的肯定

英国乡村的初秋,蒙蒙细雾,微有凉意达西用伊丽莎白最喜欢的方式,徒步来到了她的跟前,再次表白了自己的心:依旧跟四月一样,未曾变过。如此深情的告白,如此坦率的男人,如此英俊的脸庞,又如此的富有。怎能让人不心动?又历经坎坷,兜兜转转,这两个人,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在一起了,因为这是心之所趋。他们唯一要征得同意的人,就是伊丽莎白的父亲,这个深深了解自己孩子的人。他握着这个孩子的手,说了一句:“我以前一直觉得没有人能配得上你!”说完,老泪横流,但这种泪水是开心的,是满足的,是骄傲的,因为他知道达西也同样是一个如此优秀的人。班内特先生,非常了解自己伊丽莎白的性格,他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多优秀,有多与众不同,所以在此之前,他认为没有哪个男人可以配得上。

这大概是一位父亲对自己孩子最高的肯定了吧!
纵观我们现在的父母,包括我自己做得远远不够,对自己的孩子更多的是认为他年幼无知,他无理取闹,不懂得体谅自己,自私自利。但难道自己就没有需要反思的地方吗?我们要问自己:我们有对他无条件的接纳了吗?你给足了他安全感吗?给了他价值感与归属感吗?给了他及时的鼓励与肯定吗?有没有做好父母的榜样作用?如果这些都没有做到,那孩子的底气又从何而来?

也许《傲慢与偏见》教会了你爱情的势均力敌,教会了你独立自主,教会了你保持自我,那它教会了我:请做一个给孩子底气的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