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每天粘着妈妈的娃娃,竟然在妈妈回京后一声没哭,每天开心得像个活宝,奶奶说现在更滑溜儿更调皮了,管不住了。有时候奶奶管不住了就故意拉个脸,娃娃一看奶奶生气了就扭过头去,两只眼睛盯着奶奶看,一直看到奶奶最后绷不住笑了。
娃娃现在的生活比妈妈在的时候更有序,更规律,更健康。每天早上吃饭前洗手洗脸,白天画画学习,在院子里玩耍,或者去山上砍菜。对于动画片,奶奶每天也都会让娃娃看,当然是有时间限制的。奶奶说,不看电视怎么了解一些知识。
奶奶对孩子的管教比妈妈好,妈妈是无限度宠爱,奶奶的爱更有独立性。从宝宝一岁开始,奶奶就训练她做各种事情,扶住健身器材的杠杆两脚离地,滑滑梯,荡秋千,沿走空中梯,爬网格攀爬网等等。在别的同龄孩子看着娱乐设施胆怯的时候,宝宝早已熟练地爬上爬下了。这不仅练就了宝宝一身胆气,也锻炼了她的心胸,属于胆大心大,跟奶奶一样。
宝宝爱学习,也是奶奶的功劳。奶奶本身爱学习,没事的时候看看书,哪怕是一张广告页,她也仔仔细细地看。奶奶喜欢写写画画,她经常练习写字,但更爱画画,信手拈来,根本不需要参照物,全凭大脑想象,但画出来真的很像很好看。
奶奶拿着绘本给娃娃讲故事,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给娃娃讲,一遍遍,一本本。于是,娃娃记住了故事,也认识了不少字。还有一本绘本,娃娃能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全本读下来。这让娃娃逐渐喜欢上了看书,现在已经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大早上或者任何时候,她都可能坐在书堆前,拿起一本,一页一页的看,一看就是很长时间,很安静,很专注。在外,比如一上火车,娃娃第一时间就把高铁座后面的书拿出来了。比如刚进酒店,她就一眼看到了不注意就看不到的书架,拿起一本书放在桌子上,然后爬上椅子坐在那里看。
奶奶很早就让娃娃拿笔,画笔、铅笔、粉笔、中性笔,在画板、黑板、本子上、书上写字或乱写乱画。拿笔写的多了,宝宝拿笔的姿势熟练得像个大孩子,惊喜得早教班的老师指着宝宝说:哇,小恩拿笔真像那么回事。
娃娃两岁时已经认识了50个汉字,能数到30,认识0―20数字,会唱10多首儿歌,会背4首古诗,会唱英文字母歌,认识10多个英文字母,知道17个故事,认识左右和几何图像……这是奶奶以她特有的方式,只用了一个冬天的时间,让宝宝轻松学了这么多知识。
奶奶的思维很活跃,并不是古板地让宝宝学习“人口手、上中下”,而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奶奶的姓氏和名字,这样贴近宝宝生活的人来识字。奶奶利用走路的时间,教宝宝数数;出门指着门上的“吉祥如意”对联让宝宝认识;走在大路上,指着墙上的标语让宝宝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还有各种店面的名称。每天出门念一遍,返回来再念一遍,一天出去两趟,孩子学习了四遍。
你无法想象,一个老人推着一个婴儿车,孩子在车里坐着。走到有标语的墙面,老人停下来,走近墙,指一个字,娃娃念出一个字。一条10来个字的标语,娃娃全念出来了。第一次见识这场面的时候,我笑了,也很佩服奶奶这种教育方式。
就这样,不论在家在外,娃娃认识了很多字。更壮观的是,在步行街,娃娃走一路,能念出各个店面的名称。让旁人啧啧称奇的是,娃娃很溜儿地读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2词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奶奶一向认为,现在这个社会,孩子一定要独立,一定要有真才实学,不然将来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宝宝上早教班,也是奶奶领着娃娃在外面玩时发现的,然后拿着人家留有电话的宣传页回家询问我的意见,原来不知道孩子上幼儿园前还有早教班的我马上交钱。于是,奶奶领着娃娃上早教班,无特殊情况,宝宝的早教班课程一次没落下,哪怕是冬天。
奶奶每天都带宝宝出去玩,让她和人接触,和人打交道。慢慢地,宝宝性格更加开朗,跟人说话不怵,也很喜欢交朋友,和谁都玩得很好,很少有闹矛盾。
在宝宝遇到一些难题的时候,奶奶鼓励她自己想办法,并不是妈妈那样直接帮宝宝解决掉,因此,宝宝通常没有依赖性,有问题主动想办法去解决。
当然宝宝也会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拿着手机不撒手,伤害她的眼睛,而妈妈通常心软,奶奶就会对妈妈说:不能凡事惯着她,要给她一颗好心,一个孬脸。
因此,对于原则问题,奶奶从不妥协。比如娃娃上幼儿园,由原来的奶奶陪伴到独立上课,由原来的一个小时到全天,娃娃一时有点不适应,害怕,不想去,哭,但奶奶坚持上,直接告诉宝宝说哭也没用必须去上学,以至于每天娃娃哭着出门,还会问书包拿了吗,有时候还会学着奶奶的话说“哭也没用”。
这不代表奶奶不爱她,相反,奶奶非常宠爱她。奶奶知道宝宝什么时候该吃饭,什么时候该喝水,吃多少,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睡觉,就像大脑条件反射似的非常清楚。有时候,孩子在外面玩得特别疯,拉都拉不回来,但吃饭时间到了,奶奶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宝宝摁在车上快速回家,回家第一件事给宝宝做饭。在外玩疯了的宝宝回家一松懈就立马知道饿了,而这时奶奶已经把饭做好端在面前,娃娃就开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饭玩一会儿,奶奶就让她睡觉,这是规律。孩子也玩了,也吃了,也休息了,宝宝的生活在奶奶的带领下非常有规律,也在奶奶的喂养下,很少出现因为喂养而便秘等一些问题。奶奶说,这个孩子交给谁,我都不放心。这其中也包含爸爸妈妈。
奶奶爱美,每次出门也把宝宝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扎漂亮小辫,变换漂亮衣服。有时候奶奶出去玩,自己可能不舍得买什么,但会给宝宝买裙子漂亮打底裤鞋还有吃的。
每次周末或节假日出去玩,奶奶都会把孩子吃的喝的穿的睡着了铺的盖的一一准备好,满满一大包。有人说出去玩一次咋还像搬家呢,对于我们出去,每次真的就像搬家,但孩子饿不着渴不着冻不着,都是奶奶满满的爱和对全家的责任。
奶奶宠宝宝,经常亲昵地环抱着她,背着她,驮着她。一次下班,奶奶说她们在大路上等我。快到时,我四处张望却没看到她们(下意识地找婴儿车)。突然,正前方,奶奶正驮着宝宝微笑着向我打招呼。只见,宝宝高高地坐在奶奶的脖子上,奶奶两手紧紧地抓住宝宝的手。我心里一热:宝宝,奶奶就是这么宠你。然后赶紧跑过去,拿出手机拍了下来。
奶奶顾全宝宝,凡事都想着宝宝,记得一次下雪,奶奶都背着东西回家,走到楼下看见下雪又爬到三楼告诉妈妈下雪了让孩子看看雪,说完就又走了。奶奶返回来爬到三楼就为了说一句话,让孩子出去看看雪。
记得还有一次在火车站排队,宝宝就坐在拉杆箱上,不知道怎么了,突然箱子就歪了,奶奶反应很快,扶住箱子,护着孩子,奶奶摔倒在地,娃娃却没磕着。奶奶说还好娃娃没摔着。
从出生到现在,宝宝一手由奶奶带大。宝宝和奶奶的感情特别深,她经常腻歪在奶奶怀里,抱着奶奶的头亲奶奶,有时候调皮地叫“小奶奶”“奶咪”,有时候对奶奶说老鸟饿了,小鸟给老鸟捉虫子去。有一次,宝宝对奶奶说:奶奶,我叫你妈妈吧。
的确,奶奶给了她妈妈般的爱,就像爸爸对奶奶说的“妈,你这老了老了又做了一回妈”。宝宝的很多行为很像奶奶,她动作很快,做事干脆利落,一点不拖泥带水。
宝宝粘奶奶,又粘妈妈,每天晚上拉着妈妈和奶奶一起睡,那段时间天天如此。
去年,奶奶回家办事,宝宝的脾气变得比较怪,她每天早上上学都歇斯底里的哭,很难哄,姥姥还说娃娃咋这么不听话,我说原来不这样,以前天天是又蹦又跳又唱开心的不得了。
今年回山西过年,宝宝见到奶奶,在院子里又蹦又跳,欢脱得像个小兔子,那份久违的纯真的快乐在她身上再次显现。我就想,那段时间奶奶突然长时间离开,而习惯了有奶奶陪伴的宝宝应该内心有些失衡,只是她还不会表达。
现在由于疫情,宝宝在奶奶家住,天天跟着奶奶闹腾。奶奶说,娃娃现在更滑溜儿更调皮了。我想有奶奶陪着,她是开心。
从宝宝出生到现在,四年来,在宝宝的教育上,奶奶是一大功臣。她训练了孩子豁达开朗的性格,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敢做敢干敢试的肥胆,爱交朋友的社交能力。这一切好性格、好习惯,能让她享用一生,而且在她小小年纪已经得到训练。
作为妈妈,我谢谢奶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