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茶之道:简单的科普知识

茶之道:简单的科普知识

作者: 甲乙丙丁岩 | 来源:发表于2018-03-18 11:58 被阅读0次

茶语

     (一)  茶的历史                                                          

东汉以前的《神农本草》中记载了一段话,“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当时就发现了茶的药用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人们才开始了把茶当成是一种饮品而使用,饮茶的先驱当属,乃是鲁周武王之弟周公,齐国宰相晏婴。在三国时候饮茶已经传至长江下游地区,并在上层社会普及开来,而且饮茶的方式也由以前的原始粥茶法,而采用了半制半饮的饮茶方式。晋代世风奢靡,腐化到了极点,茶也从奢侈品变成了老百姓都能够食用的普通饮料,饮茶也成为了一种勤俭的象征。

世间万物不,总会赢了一个规律,“盈满则亏,”反之亦然。到了唐代,其国势空前的强盛,经济发展,苍癝丰实,政治清明,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对外贸易非常的活跃,各国访唐使者络绎不绝,也就为茶的发展获得了巨大的空间。在我们的高中课程中,大家肯定学过白居易的《琵琶行》“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从中亦可以看出当时茶业发展的盛况。

这一使其茶叶生产的地方已经查出巴蜀之弟,且唐代饮茶的风尚则是从南向北推移,并且随着文成公主的入藏,还传到了西藏。在这期间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个人,那就是茶圣陆羽,他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这里就不多说了,他的主要事迹就是著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分为上、中、下三卷,共十章,约七千余字。

虽然在唐代的时候,饮茶已经很普及了,不过与之宋代相比较的话,还是差了一点。因在宋朝,饮茶普及程度更深,在制茶、品饮等方面更加的讲究,比如宋代的贡茶,团饼茶制作是日渐的精致,出现了龙团凤饼。人类是一拥有自发的创新的能力,因为这一点,所以我们的生活总是会多姿多彩的,斗茶,也就应运而生了。

我们可以从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澹  ,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群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冷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将茶叶有团饼茶改为了散茶,不仅使冲泡的工序好了,也使茶具大大的减少。

到了清代的时候,乾隆皇帝弘历四顾西湖茶区,并亲自采茶,吟诗作赋乾隆在位六十年,活了八十八岁,他的长寿与喝茶养生不无关系。

(二) 茶类:

进本茶类有六种:绿茶、红茶、乌龙茶(青)、黑茶、白茶、黄茶。

   一、绿茶根据加工杀青方式和干燥方法的不同,有炒青、烘青、蒸青和晒青绿茶之分。

   二、炒青中最著名的就是西湖龙井、洞庭湖碧螺 春、庐山云雾、蒙顶甘露、平水珠茶。

   三、烘青茶有,黄山毛尖太平猴魁、江山绿牡丹、临海蟠毫。

   四、蒸青绿茶有,恩施玉露等。

   五、红汤红叶的红茶,工夫红茶:祁门功夫,正山小种,红碎茶。

   六、绿叶红镶边的乌龙茶:武夷岩茶分为“名丛”、“名种”、“单丛”、“奇种”四种。名丛是“岩茶之王”,奇种又以四大种名丛: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最为名贵。

  七、白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新工艺白茶等。

  八、黄汤黄叶的黄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

  九、消食除腻、功效强劲的黑茶:普洱茶、六宝散茶。

(三) 水与茶

庐山谷帘泉与庐山云雾茶

崂山矿泉与崂山春

扬子江心水与蒙顶山上茶

苏州石泉水与虎丘茶

峨眉玉液泉与峨眉茶

 文君井和文君茶

桐庐严子陵滩水与桐君山雀蛇茶

雁荡大龙湫与雁荡毛峰茶

杭州虎跑泉与西湖龙井茶

长兴金沙泉与顾渚紫笋茶

当阳玉泉与玉泉仙人掌茶

黄山温泉与黄山毛峰

(四)山与茶

西湖狮峰山与西湖龙井茶

湖安凤凰山与凤凰单丛

云南六茶山与普洱茶

苏州洞庭山与洞庭湖碧螺春

安微黄山与黄山毛峰

青阳九华山与九华毛峰

乐清雁荡山与雁荡毛峰

浙江天台山与华顶云雾茶

江西庐山与庐山云雾茶

南岳衡山与石癝茶

湖南君山与君山银针

四川蒙山与蒙顶茶

四川峨眉山与峨眉竹叶青

(五)古代茶具名窑

越窑、龙泉窑、邢窑、官窑、定窑、景德镇窑、建窑、钧窑、汝窑、宜兴窑。

(*^__^*) 嘻嘻……起司,伦家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咯!是不是感觉很简单,每天点进一曲宅,一宅会给你新的惊喜~

明天不见不散喔~~~

输入标题

相关文章

  • 茶之道:简单的科普知识

    茶语 (一) 茶的历史 东汉以前的《神农本草》中记载...

  • 茶之道的精粹!

  • 茶道十味、犹如人生

    茶有一道 茶之道,如人生之道。品尝佳茗和品味人生相提并论,以茶道来省悟人生之道。 茶有二悟 一杯茶,由苦而甜,而后...

  • 【中国十大名茶颂】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茶韵之道,璀璨映照。中华茶情,千年承之。万里茶香,丝绸伴之。巴蜀茶有源,亦有韵之道。承...

  • 煮茶论——我心中的茶文化

    茶以自然之物为用,以品悟之道为神。茶之味,在于清而淡;茶之道,在于中而和。茶术,煮于形,贵于心。 茶香怡人,茶气养...

  • 茶道

    听说远方大桥东边有座庙. 深秀念道:“茶之道,像人.” 智秀听后,道:“茶之道,如佛.” 深秀听后,道:“人如茶,...

  • 茶之道

    产于名山秀水之间,与青山、云雾为伴,以清风、明月为侣,表山川之灵气,集天地之风露,含英咀华,吐香蕴玉茶,大自然的“...

  • 茶之道

    今天中午,许老师说我们吃吃完饭,就要回教室,这是因为我们今天又要去采茶了,我们在教室里可会利用时间了我们吃饭...

  • 茶之道

    七月的早晨,到处都充满生机。阳光透过无云的蔚蓝天空,在地上投出火热的光圈,散发出生命的热量。蝉在树上嚣叫着,...

  • 茶之道

    喜欢,这个茶桌上点缀,为冬天带来了暖意…… 泡上一壶红茶,欣赏于颜色,品尝于甘醇,陶醉于悠然! 都说茶汤里,印着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茶之道:简单的科普知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cs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