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前一直会背这句,然而,只是会机械的背,从来没有细细去琢磨过背后的含义,直到最近,我忽然觉得这句话格外的亲切且智慧。
亲切是因为,我最近常把《遇见未知的自己》中的一句话挂在嘴边“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说起来,这本书我多年前买回来当时读了就立马很欢喜,那种感觉像是吃到一道很精致的菜,可是我说不出来哪里好,也从没留意这道菜出自哪里,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忘了。

缘分可能早就注定了,今年我在组织晨读会时,又和书友们一起用4个早晨重读了一遍这本书,这次阅读,让我想起来之前读这本书的一些感悟,再次遇到这道精致的菜,吃一口就想起了第一次吃的那种熟悉的感觉,同时能略微品尝出菜中的一些精华,能说得出哪里打动了我。只是,还没想过这道菜背后凝结的做出这道菜的人想传达的那些深刻。
再后来,我又读了一些其他的书,也读了作者在2018年出版的另一本《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才对“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这句话有了更多的领悟,我开始去试着体会这道菜的主人在做菜时的心情,我甚至无数次在脑海中想象这样的画面。这个时候,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道精致的菜,更是这道菜的作者的心性。
智慧是我觉得,古人就明白向内求索的道理了。反观我,从小到大,在学校里接受老师的教育,我算是比较听话的一类学生,老师说我就听着,至少表面上的,我也不调皮不捣蛋,想叛逆又不知从何做起。但是这一切让我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有一类人是可以教育别人的,所以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个矛盾的想法,我既不喜欢老师,又想像老师一样去教育别人。
巧的是我在第一份工作中就又机会接触到培训,第二份工作干脆就是培训师,这让我有机会可以大大方方的去教育别人,然而这也助长了我把视线习惯看向外的习惯,就连我老公都忍不住提醒我,太好为人师了。
这1年多,我辞职后开始读一些自己以前没有读的书,和很多自己以前不认识的朋友聊天,才开始逐渐把视线调整为向内看。就说晨读这件事,因为我想养成早起的习惯,又想早起有意义,所以我遇到了朋友的晨读会,因为参加晨读会我感受到团队强大的场域,所以我在想,我是不是自己也可以做一个读书会。于是经过几个月的尝试,我摸索了一个晨读的方式,同时我自己坚持每天早起晨读,100多个清晨,这也影响了更多的书友加入,我常常收到书友的感谢,每每收到,我都万分感恩,因为我觉得我其实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就是想做好自己。
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影响了2个伙伴主动来找我,说想一起做一些尝试,也影响了5位伙伴愿意加入我们的这一尝试,和我们一起摸索,迎接新的挑战和成长!
说起来,这一切只是从“修身”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