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改变现状却又没有勇气甚至为自己找借口?当前陷入某些困境,不停抱怨却不愿找到自己的问题?有没有鸵鸟心态,希望坏事可以慢慢自己消失,指望大家都把它忘掉?或者一听到要学习,就立刻不耐烦的拒绝,认为自己已经知道的足够多了?
如果你有以上的问题,建议你阅读《少有人走的路》,读完之后可能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斯科特·派克 是一名资深的心理医生,他依托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意识,引入神学和物理学“熵”的思想,融汇成自己关于人生和世界的独特理解。
序言有句话说,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回避问题、逃避痛苦。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苦的旅程。
那么少有人走的路,到底是什么路“少有人走”呢?其实就是主题“心智成长”。这或许会有违大多数人的常识罢?——会有人傻到不想成长呀?当然,而且是绝大多数人。
应当这么说,绝大多数人,只是想不劳而获的成长。但这其实是拒绝进行真正的心智成长,因为心智成长注定是一场异常艰辛的旅途,少有人到达。心智成长和年龄、经验无关,即使是大你几十岁的老头,也可能因为不敢面对成长,心灵停留在少年。只要你环顾四周,都会发现拒绝心智成长的人。
不过这也异常合理——正是因为走的人少,领略到的风光才更加美妙。心智成熟是每个人类都成长的最终目标,如果达到完全成熟,其实那是一种反人类性的、接近于神性的体验了。这样的人,注定寥寥无几,要忍受一生的孤独。
全书用自律、爱、信仰、恩典四个部分串起来,详细阐述了你我都会遇到的心智成长问题。书的前面两个部分非常实际,你我日常生活之尴尬、困境其实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而信仰和恩典两个部分,则把全书拔高,给我的启发和不理解之感同在。
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面对它,你是哭哭啼啼,还是勇敢奋起?
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缺少了这一环,你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困难。局部的自律只能解决局部的问题,完整的自律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我们总是规避问题,而不是与问题正面搏击;我们只想远离问题,却不想经受解决问题带来的痛苦。
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人人都有逃避问题的倾向,因此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无几。有的逃避问题者,宁可躲藏在头脑营造的虚幻世界里,甚至完全与现实脱节,这无异于作茧自缚。心理学大师荣格更是明确地指出:“神经官能症,是人生痛苦常见的替代品。”
替代品带来的痛苦,甚至比逃避的痛苦更为强烈,神经官能症由此成了更棘手的问题。不少人为逃避新的问题和痛苦,不断以神经官能症为替代品,导致患上各种心理疾病。所幸也有人能坦然面对神经官能症,及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正常的痛苦。事实上,如果不顾一切地逃避问题和痛苦,就会由此失去以解决问题推动心灵成长的契机,导致心理疾病越来越严重,而长期的、慢性的心理疾病,就会使人的心灵停止生长。不及时治疗,心灵就会萎缩和退化,心智就永远难以成熟。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要让我们自己,也要让我们的孩子认识到,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
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够使心灵变得健康。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通过自律,我们就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如何以坚毅、果敢的态度,从学习与成长中获得益处。我们教育自己和孩子自律,也是在教育我们双方如何忍受痛苦,获得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