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我与融合的背后

自我与融合的背后

作者: 简简又丹丹 | 来源:发表于2024-02-09 10:07 被阅读0次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之“孤独篇”,读到“融合”这个小节,很多内容共鸣。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他表现出随时愿意满足别人要求的样子。当别人和他的约会更改了时间,他的回答必然是“没问题”。他每次总是很准时,当对方迟到了,他也毫不介意。在谈话过程当中,如果他坐的位置刚好对着阳光,照得他眼睛睁不开,他也不会起身去拉下窗帘,或者提出换个位置……他就那么静静地坐着,痛苦地眨眼睛或者扭脖子,一直到对方提出这个问题。然后接下来的反应,就好像是对方要求他放下窗帘似的,他还是会说“没问题,没问题!”然后从椅子上起来走过去,拉下窗帘问:“是这样吗?拉到这里,会不会好一些?”

在这个过程中,我被丧失了,看起来对孤独的恐惧也得以消失,失去自己的自由和解决了孤独,但是却禁不住下面这些问题:

我想要什么?我的感受是什么?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有什么想要表达和实现的?

我们人类,“普世冲突”是人想要成为独立的个体,可成为个体又需人要忍受可怕的孤独。处理这种冲突最常见的模式是否认先建造自己和进去的幻想也就是对自己说我并不孤独我是他人的一部分这样的个体弱化了自我的边界变成了比自己优越的另一个人或者是群体的一部分。

当个体主要的生存取向是融合时,通常被称为“依赖”。太依赖的人,他们总是在压抑自己的需要,试图找出他人的期望,然后把别人的期望当成自己的期望;总是希望避免触怒他人,他们选择把安全和融合置于个体性之上。

他们不去打算或者是根本不敢做打算他们表现的严肃和脚踏实地。对一些让人痛苦的甚至是悲剧性的事情显得漠不关心好像不值得为这些事情浪费时间似的在谈论自己缺点时又显得很迫切甚至表现出夸大的倾向。总是把自己的成就和成功看得微不足道或者是说完了成功就得补偿性的细数自己的失败谈话总是锻炼似的一个话题到另一个话题毫无征兆……正是借着这种过于随便的话语比如提出幼稚的问题或者是像小孩子的讲话方式他们希望被看作非成年人不想独立,不想加入成年人的行列。

用融合来解决存在孤独的人,需要给予关注。让他打开眼界,发现关系的种种可能性,他会有生以来第一次充分认识到自己孤独的程度。

直面孤独是第一步;然后才会学会社交技巧能,够以更加有意义的方式,和团队成员之间建立关系;进而和他生活环境中的其他人建立关系。这样,就能脱离一些无意义的行为习惯(例如异装癖)。

有的人想通过融合来逃避存在孤独,有的人希望通过相信存在终极拯救者,自己与终极拯救者结合,就可以逃避死亡的恐惧。这两个概念,重叠之处很多,但是差别在于:①驱动力不同,分别是孤独焦虑和死亡焦虑;②最终目标不同,一个是寻求自我界限的消融,寻找可与之融合的人;另一个是寻找强有力的人。

但是很多情况下,不同的动机和防御机制,可以共同存在于一个人身上。

融合以消除自我觉察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消除了孤独感与他人融合的短暂幸福是缺乏反思的即自我感是丧失的。

在浪漫的爱情中,很多人有过这样的体验――觉得最美妙的事情就是,那个困惑寂寞的“我”,消失在“我们”之中。

肯特·巴赫所说:“爱是在没有问题时的答案。”失去自我意识的体验,通常是舒适的。

祁克果说:“意识的程度每增加一分,绝望的强度也以同样的比例增加,所以越是清醒,就越感到绝望。”

当自我界限松动时,心里总是会愉悦的。与集体的融合中,有着深深吸引个体的因素。人也可能借着与“某物”融合,比如某个团体、使命、国家、项目……来摆脱孤独的自我感。

无论是与他人融合,或是与团体、理想、自然或宇宙融合,都会带来自我的丧失。神秘主义中,包含与宇宙合一的超凡而美妙的时刻,也是自我丧失的一种情况,这像是与魔鬼的合约,最终导致存在内疚,为人生中未被活出的生命而哀悼。

人们在自我表达和融合带来的安全感之间,挣扎着,由来已久。通常为了逃避孤独,自我不得不妥协,所以团体的诱惑是非常强大的。有些人甚至愿意为了团体,而牺牲自己的财产、家庭、朋友、国家,乃自生命。

千方百计寻求融合的人,是依赖的、谄媚的、自我牺牲的,他们忍受痛苦,也享受痛苦――因为痛苦能够驱散孤独。他们为了能够得到融合带来的安全感,愿意为别人做任何事。这一类人有种奇特的互补现象,例如虐待狂,控制欲极强,不能忍受个体自我的孤独和软弱,他需要一个对象,就像受虐者需要对象一样迫切。施虐者和受虐者之间,差别仅在于一个是融合他人,吞噬他人,通过吸纳他人而自我膨胀;另一个是被他人融合,被人吞噬,通过放弃自己的独立摆脱孤独。他们都在寻求安全感。

读到这里,觉得自己能早早地独立自主,是一种多么好的品质啊!

相关文章

  • 充实圆融而不空虚烦躁

    时间,对智者来说,创造价值,让生活更加的充实。与人融合,与世界融合,与自然融合,与自我融合,日臻圆满。 世间,对愚...

  • 恋爱与欢喜

    恋爱是全般的,喜欢是部分的。恋爱是整个“自我”与整个“自我”的融合,故坚深而长久;欢喜是“自我”片段的融合,故轻浅...

  • 《女人》

    恋爱是全般的,欢喜是部分的。恋爱是整个自我与整个自我的融合,故深沉而长久;欢喜是自我间断片的融合,故轻浅而飘忽。这...

  • 170718 自我与环境的融合

    在上一周的主题当中,我们明确了:人、是跟环境融为一体的,每个人的认知体系里都有着抹不去的环境的烙印,每个人也都在努...

  • 将本我与自我融合

    自控力最强的人是学会了如何接受相互冲突的自我,并将这些自我融为一体。 我们想要控制的那一部分东西也是一种能量,控制...

  • 《挪威的森林》简评

    1、打破自我和世俗的对立,让自我和外界达到平衡,完成自我接纳,自我与世俗充分融合 2、打破死亡和生存的对立,做向死...

  • 2020-09-05

    自嘲背后是遵从内心与自我和解的勇气吗?

  • 自我融合与认知的——简单学习

    文 ‖ 悦读心者 我的父母非常排斥孩子玩游戏。小时候,爸妈总是把我的游戏机藏起来,并从未说明什么时候可以拿出来玩;...

  • 2019-03-13

    每个人都在思考着生活的意义和自身的定位,个人的价值与时代在哪里融合?去找出自我突围、自我定位、自我洞察和自我成长的...

  • 7/21 - 杏梅-体会自我复盘案例背后的发心

    7/21 - 杏梅-体会自我复盘案例背后的发心 I: 当外界把TCL收购案归于:政策的不明确、文化的不融合或者环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与融合的背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gp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