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顽童,相信每个家长都有过被激起的矛盾的感受:当孩子听话、懂事时,他是一家人的开心果,做什么都觉得萌萌哒,喜欢的不要不要的;但当那个熊孩子不听话、发脾气、哭闹不止的时候,当我们自己情绪状态不佳时,那个萌萌哒的小孩,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让我们怎么看都不顺眼,胸中酝酿着熊熊烈火。
面对同一个孩子的不同行为表现,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差异如此明显的情绪感受?孩子在可爱的时候我们爱他,而孩子在不可爱的时候,其实是更需要爱的时候。
1、好心办坏事
孩子的行为都是有其目的与动机,“好心办坏事”是孩子身上经常会发生的事情,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他用了错的方式、做了错的事情,进而引起了我们不好的情绪感受,却没有注意到他好的初衷。由此可见,我们要学会区分孩子的行为的初衷与方式、结果,肯定他的好心,引导他用更好的方式行事,鼓励他继续尝试新的方法,逐步达到想要的结果。相信这些都会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有利于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
2、当他哭闹不止时,他在想什么?
“求关注”!无论他是想要用哭闹的方式,想要获得玩具,还是他要求得食物,抑或其他物品,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看到的、表层的需求,如果我们不满足,就会引起一阵躁动;而如果我们过度关注,就会形成习惯。但深层次的需求是:我要妈妈的爱!孩子是想要用获得物品的方式,来证实妈妈是爱我的,来证实自己在妈妈心中的位置的。只是,这是一种错误的验证方式,我们要做的,并非是表层的物质满足,而是深层的爱的给予和关注!
3、当他无理取闹时,我们讲道理管用吗?
不管用!走在街上,经常会看到孩子哭闹不止,家长在一旁说:不许哭,听我说,我们要讲道理,诸如此类的话。但孩子能听进去吗?情绪在发挥最大化作用的时候,理智的作用就会变小,此时的道理,孩子根本听不进去,他需要的是我们肯定他的情绪,给他哭泣、发泄的机会与时间,等他的情绪转好之后,理智上线时,再去询问他为什么要闹,给他解释你为什么会这样做,向他说明你依然是爱他的,再告诉他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很多时候情绪的作用会无限扩大化,我们需要在这个时候,给予他最大化的包容与关爱、尊重与接纳,接纳他的情绪,肯定他的感受,而后温柔而坚决的告诉他行为的错误,引导孩子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
没有完美的小孩,当他在最不可爱的时候,恰恰是他最需要爱的时候!
网友评论